醫療常識★飲酒4原則|上班族 應酬篇12

飲酒4原則|上班族 應酬篇12

喜好飲酒的人,常喜歡酒後微醺的感覺,但小酌怡情,過量卻會傷身!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醫師指出,雖然有些研究指出適量飲用紅酒可攝取到具抗氧化功能的多酚物質,但攝取過量酒精會造成肝損傷,可能導致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等問題。建議民眾淺嚐即止、不要天天喝酒,且別忘了定期健檢,以掌握個人健康狀況。

 

飲酒4原則|上班族 應酬篇12

 

鄭乃源院長建議掌握飲酒的四個大原則,將對肝臟的傷害降到最低:



一、酒精總量控制:因人而異不能不知

鄭乃源院長表示,喝什麼酒、酒精濃度多少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酒精攝取總量的多寡。東方人酒精代謝能力較差,一般建議每天的酒精攝取量要控制在20克以下;肥胖者及女性,因為體內脂肪較多,水份相對少,所以酒精進到血液中的濃度相對較高,建議每日攝取量應控制不超過10至15克為宜。

酒精攝取量(公克) = 喝酒的量(c.c.) × 酒精濃度(%) × 0.8

 

二、勿空腹飲酒或邊吃高油脂食物

空腹飲酒,酒精的吸收速度更快,最好先吃點東西再喝酒,但切忌吃高油脂的食物,否則使血中酒精濃度增加,容易引起肝炎。

 

三、放慢速度忌乾杯

代謝酒精的脫氫酶存在胃及肝臟中,放慢飲酒速度可提升酒精在胃中先分解的比例,降低肝臟的工作量。

 

四、注意維生素B1的補充

酒精代謝過程中需要維生素B群做為輔助,長期過量飲酒會造成維生素B群的缺乏,特別是維生素B1,因此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群。

 

鄭乃源院長表示,喝酒後除了靠身體自然代謝,並無其他解酒或保肝的捷徑,因此建議最好不要天天飲酒,並且注意總量控制;此外還需定期安排抽血檢查了解肝指數,而長期飲酒者更不可忽視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掌握是否有脂肪肝的問題。

 

肝臟保健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肝膽腸胃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聯安診所院長 鄭乃源醫師

 

延伸閱讀:

【為什麼喝酒會臉紅呢?】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1353

【什麼是酒精性肝炎?】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387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飲酒4原則|上班族 應酬篇12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新生兒,有些網路偏方或謠言,可得謹慎為上!近來網路就流傳「餵嬰兒喝葡萄糖水可以利尿」的說法,也有不少新手爸媽被家中長輩建議給嬰兒喝葡萄糖水利尿,食藥署就在食藥署闢謠專區中強調,葡萄糖水並無利尿作用,而且餵嬰兒喝葡萄糖水可能會使嬰幼...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調查,在台灣,牙周疾病及蛀牙盛行率竟高達9成,部分民眾因長期忽視口腔清潔,造成嚴重蛀牙,或因嚴重牙周病等骨頭嚴重流失,面臨到大部分的牙齒都無法留住,最終須選擇全口重建的方式來治療。隨著國人對牙齒重建的需求大增,要求也越來越高,就連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不少孕媽咪剛懷孕就開始擔心產後要去月子中心還是預約到府月嫂,於是四處打聽。畢竟老一輩的觀念總說:「月子做得好,一生無煩惱。」  我也覺得做月子對產後媽咪非常重要,因為產後媽咪除了照顧寶寶外,還有後續的自然產、剖腹產傷口復原以及產後惡露、乳房脹奶、擠奶等大小狀...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老鼠咬出大麻煩!疾管署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漢他病毒出血熱病例,這名家住屏東縣的50多歲女性,8月17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等症狀,二度就醫後住院,經檢驗確診為漢他病毒出血熱,一問才知一個月前曾被老鼠咬傷。所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