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養出胖小子 家長需負責任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俗話說,有樣學樣、上樑不正下樑歪,這話一點也沒錯。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要想讓孩子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家長應以身作則,做為兒童的榜樣。一起健康飲食,一起步行或騎自行車,減少看電視與上網的時間。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一期健康通訊,文中就建議家長應該協助兒童培養健康的生活作息,讓兒童在未來生活中能輕易地選擇健康事物,包括飲食及運動。

肥胖問題已經成美國公共衛生及國力發展的一大隱憂。據統計,美國有三分之一兒童過重或肥胖,對關節、肌肉、骨骼、心臟而言,過重不僅是負擔,也會增加某些特定疾病的風險。

研究證實,幼兒時期過重,很容易導致中學、高中時期,甚至成人的時候也過重,這也是為何各國政府都希望正確飲食及運動概念的培養,應該及早開始採取行動。

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健康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是件很好的事,但不是很容易做到;專家建議,家長以身作則,讓小孩子更容易讓做出健康的選擇,改變錯誤飲食,並養成活動習慣。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特聘教授、兒童肥胖專家LeonardH.Epstein博士認為,兒童如何吃、如何活動,都來自於觀察與模仿家長。如果能夠及早培養兒童學習健康的行為,就能更有利於未來的健康。

例如,家長可以慢慢地改變家中存放的食物類別,少添購油炸等不健康食品,像是與其要求兒童不要吃炸雞,不如不要買炸雞,最好是將營養的食物置於容易看到的地方;另外,減少在家裡放置零食,也就減少家人吃進「額外」食物的機會。

再者,應該限制孩子盯著螢幕的時間,包括手機、電腦及電視,一天應該在兩個小時以內。千萬別在兒童房間放電視,且避免在電視前面放置零食與餐點。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2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提到流感,不少人都認為這就像一般感冒,沒有立即就醫的急迫性,但一名50多歲的陳先生卻因為疏忽流感,因此插管住進加護病房,確認肺炎、糖尿病酮酸中毒、以及急性腎損傷,他在加護病房奮戰了三十多天才成功拔管,又治療了半個月才出院。流感就診意外發現得糖尿病一開始陳先生只是出現發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獨臂吉他之神東尼,率領東尼‧梅莫爾樂團,來台進行巡迴演出,首站來到台大醫院舉辦午間慈善音樂會,期望透過歌曲傳達對生命的韌性、希望,撫慰病友心靈。東尼天生獨臂 自學吉他成傳奇東尼一出生就失去左前臂,但是他自學吉他,利用強力膠帶將吉他彈片,固定在臂膀前緣創造出一隻「手」,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睛疾病,國內一項調查就發現,高達9成以上的熟齡族,害怕罹患白內障而阻礙追尋人生未完成的夢想,無法到異地旅行、影響社交等生活娛樂。以往白內障病患術後還要配戴眼鏡,才能完成生活中大小事;其實,現今白內障治療合併屈光矯正,能夠一次解決白內障、近視、老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人工智慧Alpha go打敗棋王的精彩對弈,讓世人驚歎AI的強大,也期待AI能讓生活更便利。萬芳醫院與HTC DeepQ健康醫療事業部合作,研發出全台首位人工智慧醫療服務聊天機器人「萬小芳」,民眾透過line就可以輸入症狀,「萬小芳」會根據使用者所在區域和特質感知,進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