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首度開放孕婦免錢流感疫苗 10/1開始 | 健康達人網

首度開放孕婦免錢流感疫苗 10 1開始 健康達人網

今 (2014) 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即將從 10 月 1 日起實施,今年除了原有的免費施打對象外,新增孕婦也可接受公費疫苗,可以省下 400 至 600 元的自費費用,而針對慢性病病患部份的年齡限制也向下放寬至 50 歲以上。疾病管制署今年備好了 309.5 萬劑疫苗,新開放的兩類民眾預估則有 12 萬人受惠。

孕婦染流感後果難料

孕婦為什麼要打流感疫苗?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蔡明松表示,孕婦在懷孕期間如果感染流行性感冒,會有較大的機會罹患心肌炎、腦膜炎等疾病,第三孕期到產後四週內也比較容易得到流感,也容易造成流產、早產、子宮內生長遲滯或低體重。對嬰兒來說,流感可能造成神經系統缺損、先天性心臟病及兔唇。

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醫師表示,2009 年 H1N1 爆發後,疾管署調閱預防接種與健保的資料加以比對,發現當時有與沒有打流感疫苗的孕婦,得到流感的案例差了五、六倍。他表示個案數大約近萬人,雖然這是帳面上的數字,並沒有儘量排除一些其他可能的影響因素,但仍可做為流感疫苗正面效益的佐證。同時,雖然一般婦產科醫界會有「流產率一般是 10%」的說法,但他認為,如果孕婦全面施打流感疫苗,這個比例一定會降低。

女性懷孕時身體在呼吸系統、免疫系統及荷爾蒙的變化,都會讓孕婦容易感染,美國疾病控制中心 (CDC) 的研究報告也提醒在 2013 至 2014 年度間,美國兒童接種流感疫苗的比例上升 2.3%,但成年人只上升 0.7%,其中孕婦的部份需要加強宣導。

首度開放孕婦免錢流感疫苗 10 1開始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 Kristopher Grunert/Corbis)

流感疫苗好處遠大於危險性

李秉穎表示,很多民眾對施打疫苗有疑慮,例如有些個案施打後會有局部疼痛,也的確有百萬分之一的機會會有過敏性休克,但醫學研究已經說明了施打疫苗的好處與比例遠大於出現病痛的危險,況且醫護人員自己都會施打疫苗,以身作則,民眾無需擔憂。

蔡明松表示,從過往推動百日咳疫苗的情形來看,他相信孕婦對公費流感疫苗的接受度夠高,這其實是需要醫護人員協助推廣。施打疫苗的時機是愈早愈好,第一孕期就可以施打,因為還需要讓身體產生抗體的時間。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內,體內的抗體還會存在,之後則由新生兒預防接種的計畫接手即可。他並提醒民眾,嬰兒出生後,除了媽媽外,周遭的親人也應該接受疫苗注射。

注意要帶什麼證件

公費流感疫苗的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安養養護機構對象、罕見疾病/重大傷病患者、6個月以上之學齡前幼兒、今年度註冊之國小學童、醫事防疫人員、禽畜及動物防疫人員。慢性病患年齡限制向下降至 50 歲以上即可免費接種,為經醫師審視病歷、治療記錄或病況等,符合曾因糖尿病、慢性肝病(含肝硬化)、心、肺、血管疾病(不含單純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腎臟疾病、感染HIV就診或住院者。

各類公費疫苗接種對象可前往各地衛生所或全國約 3,000 家合約醫療院所施打流感疫苗,而國小學童依照往年仍安排於學校內接種,家長需等候通知接種;另外,社區也會不定時安排接種站,明年 1 月 1 日疫苗還有結餘,將開放候補對象,即未滿50歲之高風險慢性病患接種。

疾管署呼籲,流感疫苗施打後約需 1 個月後才會產生足夠且具保護效果的抗體,民眾應儘早於11月底疫情來臨前洽詢公費或自費接種服務,接種地點及需要相關證件可參閱流感疫苗相關網站,或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北榮總研究團隊利用特殊的皮膚拉撐裝置幫小鼠「拉皮」誘發毛髮再生。(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禿子福音!台北榮總研究團隊今(17)日發表最新毛髮再生研究成果,繼發現「拔毛」可產生群聚感應現象誘發毛髮的再生之後,研究團隊再度針對小鼠進行研究,發現利用特殊的皮膚...

閱讀詳情 »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第六百位新生兒今天回院健兒門診。輔大醫院準備600個紅蛋,為這位新生兒慶祝滿月,傳遞喜悅和希望給來院的人和醫院同仁。 輔大醫院舉辦滿月活動結合新北市政府突破四百萬人口「新北友好市400+ 幸福新北安居樂業Friendly New Taipei, Always There 4 You」...

閱讀詳情 »

▲2017年成立的「台灣拒菸聯盟」表態支持衛福部禁止開放新興菸品。(照/董氏基金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興菸品放不放行?國內一直有癮君子要求「合法開放加熱式不燃燒菸品,納入健康菸捐」的聲音,但「開放成年人、禁止青少年」使用新興菸品政策可行嗎,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2011年...

閱讀詳情 »

周晉逸/職能治療師 許多患者常出現腳拇趾往第二趾靠攏,甚至有往第二趾疊上去的情形產生,拇趾外翻有區分成內在與外在的因素,許多患者常認為是因為鞋子沒穿對及沒選購合腳的鞋子所導致,其實這是以訛傳訛的謬誤,鞋子只是間接因素,諸如:像穿高跟鞋及窄楦頭的鞋子,這些只是加速變形的因子,並非主要成因,最直接的原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