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驚!!這些地方從沒洗乾淨過!只是你一直不知道!要這樣洗才行!

驚!!這些地方從沒洗乾淨過!只是你一直不知道!要這樣洗才行!

(圖片翻攝自sina)

洗個香噴噴的澡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是你真的洗乾淨了嗎?耳後、肚臍、背部、腳趾縫……這些被「埋沒」的地方,真的清潔乾淨了嗎?教你正確洗法,今天就開始正視它吧!

 

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想過自己洗澡的方式是否正確?是不是忽略了哪些死角?無論是3分鐘的戰鬥澡,還是30分鐘的泡澡,以為只要每天洗就好了。其實使用了錯誤的方法,長期下來對肌膚所造成的影響,一點也不容忽視,輕則有礙觀瞻,重則引起發炎。

 

死角1:耳後、耳洞

別以為耳朵後面沒人看見就忽略,萬一哪天天氣太熱,紮起馬尾時,可就糗了!而耳洞的正確清潔法則是因人而異。

 

該怎麼洗?

1、洗澡時別忘了清洗耳後,另外,洗頭髮時,用沾滿泡泡的手搓洗,也可以達到清潔效果。

2、耳朵的外廓,則要在每次洗臉時用濕毛巾輕輕抹幾圈。

3、耳垢有乾、濕2種,乾的耳垢較易堆積,可以每天洗完臉後用棉花棒或耳棒掏一掏;濕耳垢,3-5天用棉花棒或耳棒清潔即可。

 

死角2:手肘

有個沐浴乳廣告女主角因為手肘上的厚皮,而被誤認為洗澡沒洗乾淨!手肘上時常摩擦,角質容易變厚、脫皮,更應該多呵護!

 

該怎麼洗?

1、手肘彎曲、伸直,用洗澡巾或浴刷來回多搓幾下。

2、1星期可去角質1次,之後再抹上護膚乳液,並改掉托腮的毛病,減少摩擦。

 

死角3:陰部

這個私密重地,其實並不需要太繁複的清洗動作,否則會帶來更大的困擾!

 

該怎麼洗?

1、每天洗澡時,只要以專業護理液清洗外陰部,再用清水沖乾淨,如果有發炎的現象,則用清水沖洗即可,並且尋求醫生的治療。

2、至於內陰部,醫師建議不要洗,也不要用任何陰道清洗劑,以免破壞陰道內的酸鹼平衡,產生感染。

 

死角4:背部

到了冬天時,人們穿著厚厚的冬衣,總覺得反正也沒人看見,背部就不必費心打理了……可別有這種想法!美美的背可不是臨時抱佛腳就可以的,不分四季,還是要天天去照顧!

 

該怎麼洗?

1、洗澡時用長柄浴刷在背部來回刷洗,或是用長澡巾一手抓住頭,往腰後方向,一手抓住尾,往肩背方向,來回在背後摩擦。

2、洗後塗上含酒精的收斂化妝水,或果酸保養品,可避免長痘痘

 

死角5:肚臍

肚臍不要洗,以免生病的說法,可別輕易聽信,污垢堆積的越多,細菌更容易滋生!

 

該怎麼洗?

1、肚臍與身體內臟相連,且部位較細嫩,只要每天洗澡時順帶將手指套住毛巾輕輕地清洗即可,並不建議過度用力。

2、如果肚臍眼有較黑的污垢,也要每天輕輕洗,不要用力挖搓,持續幾天就會恢復白嫩!

 

死角6:膝蓋

想想當你穿上春夏最流行的迷你裙,卻露出黑黑髒髒又粗糙的膝蓋時,那會​​是多麼尷尬的場面?

 

該怎麼洗?

1、膝蓋和手肘一樣容易因為摩擦而有較厚的角質,所以洗澡時也要特別多搓洗幾下。

2、1星期去角質1次,然後再擦上潤膚乳液。

 

死角7:腳跟、腳趾縫

腳跟、腳趾縫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地方。很多人往往從頭洗到腳,卻忘了搓洗腳跟、腳趾縫,導致腳跟長出厚繭,腳趾縫長黴菌而引起香港腳。

 

該怎麼洗?

1、洗澡時用磨砂石輕輕地磨去腳跟及腳指尖上堆積的角質,之後再塗上乳液即可,大約4-5天做1次,以免過度去角質反而將皮給磨破囉!

2、每個腳趾縫都要確實用澡巾搓洗,之後也要確實擦乾,以免因為潮濕讓黴菌滋生。

本文引用自 sina

本站即時熱門文章!!

絕對值得一看!!!▼

從男人身上「這個地方」,就能一眼看出他是否「腎虛」!!千萬要注意!!

驚!!這些地方從沒洗乾淨過!只是你一直不知道!要這樣洗才行!

「死侍」中的天使,竟然來頭那麼大!!而且私底下的她,超美又性感!!

驚!!這些地方從沒洗乾淨過!只是你一直不知道!要這樣洗才行!

這隻黃金獵犬寶寶因為牙齒長歪得戴矯正牙套,當他張開嘴幫露出牙套的呆模樣真的可愛死人了!

驚!!這些地方從沒洗乾淨過!只是你一直不知道!要這樣洗才行!

相關推薦

工作學習壓力大,飲食生活不規律很可能就會引起腸胃上的不適,稍微吃的不對就會胃疼好久。但是有時候明明沒怎麼吃到刺激性的食物還是會胃疼,那麼你要小心了,這種胃疼很可能是下面這些食物所引起的。 圖片來源:1 2 【無糖口香糖】 圖片來源 小編把這個放在第一個說,因為這幾乎是人們最常吃到卻又最難讓人和胃痛聯...

閱讀詳情 »

不少女性在“大姨媽”來的那幾天會出現腰痛。這是因為,月經期間女性體內激素的特殊變化會令骨盆略微擴張,維繫骨盆的韌帶變得鬆弛,給肌肉、肌腱以及關節增加負擔,從而導致腰痛。下面推薦以下幾種有助於緩解腰痛的措施。 圖片來源:1 2 圖片來源 1.溫暖身體 體寒會加重腰痛,月經期間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5歲的婦人,罹患退化性關節炎,1年多前左膝曾接受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經過3個月的復健,才正常上下樓梯;日前,她再次接受膝關節置換,改採取機器人關節置換術,只將右膝磨損的內側關節磨除,術後當天就能下床,隔天已能爬樓梯,第三天還能外出運動。據統計,國內約有32萬人深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