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骨折術後腫痛 中醫療效佳!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台灣人口密度高、交通擁擠,意外事故頻傳,導致骨折成為臨床常見的多發病;骨折導致的肢體局部腫脹、疼痛、活動障礙等,更是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究竟該如何在復位手術後,減輕患處腫脹、加速骨折癒合、預防關節黏連的後遺症呢?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表示,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很多,包括內分泌激素、生物化學及物理因子的調控,和微量元素(鐵、錳、鋅等)都會影響骨頭癒合狀況。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跌打損傷導致肢體骨折,傷後必定會有血瘀氣阻、血脈凝澀、經絡壅滯、經氣運行不暢,且經氣不通會疼痛。

換句話說,中醫認為骨折因血離經脈、瘀積不散,導致經絡受阻、氣血不通,才有肢體瘀、腫、痛的不適感,因此治療上主張應活血祛瘀、行氣通絡,使瘀祛新生、氣行絡通,舒緩瘀、腫、痛的症狀。

任東輝進一步指出,中醫治療骨折外傷,除了內服中藥之外,在骨折早期可以外敷金黃散清熱消腫止痛;中、後期則可施以針灸、薰洗蒸氣、理筋手法治療,並外敷祛瘀通絡的藥膏、增強療效,再適時教導病人自我復健運動。多管齊下,就有癒合快、療程短、功能佳、併發症少的功效。最棒的是,大多數骨折術後的病人,都可以接受中醫的醫療方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74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國健局有提供四十五歲至六十九歲婦女免費乳房攝影,但是如果覺得乳房有異狀,可別等到四十五歲才去做檢查,以免若是真有乳癌,反而延誤治療時機!臨床上,就有一名四十三歲女子,兩年前發現右乳外側有硬塊,但卻想等到四十五歲時再去檢查,結果硬塊越來越大,趕緊到署立台北醫院檢查,竟發現已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藥物使用不當,不但病沒治好,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根據美國國家健康資訊統計中心調查,六十歲以上老人比起其他年齡層的人,是最容易因藥物濫用或誤用而受傷的族群;門諾醫院藥劑科莊涵婷組長指出,要正確用藥,就要具備用藥五大核心能力。根據健保局統計,去年全台約有2萬多名65歲以上老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59歲的林先生去年底發現右側臉頰下方疼痛,並有水泡狀紅疹,前往皮膚科求診,被診斷為俗稱「飛蛇」的帶狀皰疹病毒感染,遂以藥物控制病情,沒想到紅疹範圍逐漸擴散,接著右下顎牙齒開始鬆脫,檢查發現他的右下顎齒槽骨已嚴重吸收破壞,才使牙齒自動脫落,造成進食困難。收治林先生的台北醫學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青少年吸毒情況日益嚴重!根據警政署調查發現,使用K他命的青少年比率逐年上升,且年齡有下降的趨勢;有鑑於此,新北市衛生局和轄內知名飲料店合作,舉辦「青春找茶-不找毒」活動,只要在6月23日至30日期間,到店家填寫問卷,就可當場享有飲料折價5元的優惠。衛生局長林雪蓉指出,近4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