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 健康達人網

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健康達人網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健康達人網

聽到膽固醇就害怕嗎?醫師表示高膽固醇的食物不一定對身體危害最大,其實高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才是關鍵。而海鮮類食物中,魚類要比蝦蟹或貝類要好,可以幫助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壞的膽固醇,有趣的是這是因為魚類生理構造與其他海鮮不同的緣故。

光是不吃海鮮並沒有幫助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在門診碰過一個海鮮與膽固醇的案例。50 歲陳先生在一次健檢中發現總膽固醇過高,愛吃海鮮的他,因此決定不再吃海鮮,以為這樣一來就可以改善膽固醇的問題。之後連續 3 個月檢查,總膽固醇都在 250 以上,還持續增加。

何一成表示,膽固醇正常值應該在 200 以下,陳先生膽固醇不降反升其實是跟飲食習慣沒有全盤調整有關。經詢問陳先生,發現他還是繼續吃肥肉、內臟,蔬菜吃得少。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是造成膽固醇、血脂升高,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大多來自動物,像是豬油、牛油、雞皮、全脂牛奶、肥肉、蝦蟹的頭部及卵黃等;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人造奶油、油炸食品…等。

高膽固醇食物一定有害?海鮮一定有問題? 健康達人網
▲海鮮中以魚類對人體膽固醇控制最有幫助,但整體而言飲食仍應均衡,避免高飽和脂肪酸與高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海鮮中魚類最好

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比膽固醇更容易促使血中膽固醇增加,何一成提到,蝦蟹的膽固醇多集中於頭部及卵黃,只要將這兩部分去除,膽固醇量就會大幅降低。整體來說海鮮類的膽固醇含量可能比肉類高,但飽和脂肪較少,對於血中膽固醇的影響不比肉類高。

同時海鮮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幫助降低血中壞膽固醇,因此適量的食用海鮮,對於調整膽固醇是有幫助的。何一成解釋,膽固醇其實只有一種,但在人體內如果碰到低密度脂蛋白 (LDL)這種運輸膽固醇的顆粒,膽固醇就會送到有害人體的地方,例如造成血管硬化。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就可以減少膽固醇誤入歧途的機會。

何一成提醒,魚類是脊椎動物,內臟有膜包覆,循環系統也是封閉的,把魚的內臟去掉很容易,也就可以成為理想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源;其他蝦蟹貝類在生理構造上完全不同,內臟很難清除乾淨,最多只能說是好壞相抵,因此比較起來還是多吃魚類比較好。

他指出,蔬菜與全穀類食物含有的纖維質可以抑制膽固醇吸收。此外,烹調方式也會對膽固醇造成影響,儘量用清蒸、水煮、涼拌或烤的方式,避免煎或油炸,也能降低食物上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每天運動30分鐘,養成固定運動習慣。飲食與運動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控制膽固醇。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頭髮已經夠少了,怎麼最近掉髮又變多了?」尤其是,洗完頭後,浴室排水孔總是堆積著不少頭髮?中醫師表示,落髮問題是許多人常有的困擾,臨床上造成落髮發生,主要與3大原因有關。因此,想要杜絕髮際線後退,了解自己的掉髮形態屬於哪一類型、對症調理非常重要! 掉頭髮先別緊張 2居家檢測釐清是否為異常落髮 不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一名七歲女童,從三歲起常反覆腹痛且合併食慾差、嘔吐等症狀,四處求醫卻未見好轉,不僅影響睡眠,也因吸收不良,整整兩年時間長不到1公分,比同年齡孩童少10公分,所幸日前轉至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就醫後,經膠囊內視鏡檢查終於確診為克隆氏症,施打生物制劑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早上起床,下背部僵硬、疼痛難受,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因為體內產生異常免疫反應而引起脊椎關節與周邊關節之慢性發炎,嚴重者會脊椎沾粘,甚至駝背而難直視前方。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中心陳得源副院長說,有些人會半夜痛醒,不只影響生活品質,還造成諸多日常不便,甚至影響職場表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87歲陳爺爺步伐穩健,走路還能倒退自如,一點都不像曾經腦中風的患者。女兒陳小姐回憶,當時請爸爸坐在馬桶上,替他擦手時,擦完把手放下,爸爸的手筆直無力垂下,就驚覺爸爸恐怕中風了。陳爺爺屬於缺血性腦中風,好在醫師緊急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復原狀況良好,4天後就出院,就算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