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1歲寶寶發高燒,無知媽媽做了「這件事」...可憐寶寶再也沒醒過來了!

1歲寶寶發高燒,無知媽媽做了「這件事」...可憐寶寶再也沒醒過來了!
黃女士的寶寶今年一歲半,上週五,寶寶患上感冒,隨即出現高燒症狀。連續服藥兩天,孩子絲毫沒有退燒的跡象。到了週日,寶寶的小臉燒得通紅,還不停哭鬧。情急之下,黃女士想到大人捂汗可以退燒的土方,便決定試試。週日晚,黃女士給寶寶穿了兩件毛衣和一件小棉襖入睡,同時還蓋了兩床厚被子。一覺醒來,黃女士發現孩子嘴唇和臉上發烏、昏迷不醒、呼吸微弱。醫院急救科經過搶救,最終孩子再也沒醒過來。

1歲寶寶發高燒,無知媽媽做了「這件事」...可憐寶寶再也沒醒過來了!

醫生表示,夭折寶寶患上了「蒙被綜合徵」,這種病多發於冬春季節,患者一般為6個月以內的嬰兒,致病原因是由於蓋得過暖、過嚴實造成孩子捂悶缺氧。患病嬰兒會出現大量出汗的症狀,造成脫水、代謝性酸中毒、腦缺氧和腦水腫等嚴重後果。

日常給寶寶穿太多衣服容易導致神經受損

嬰幼兒的呼吸、體溫調節中樞發育尚未健全,如果捂得過久或保暖過度,孩子身體周圍的溫度就會急劇上升,使機體處於高熱狀態。這時,由於嬰幼兒無力掙脫捂熱的環境,只能大量地出汗導致脫水,嚴重的會導致孩子腦部神經系統受損。

寶寶正確的穿衣標準:孩子穿衣件數和大人一致或者比大人少一件。

寶寶發燒,如何才是正確的退燒方法呢?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

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

相關推薦

前言 關於心臟病,成千上萬的悲傷故事 這是一個每年重複成千上萬次的悲傷故事。 有個人,且讓我們稱為布魯斯,一名57歲的肥胖中年男子,從他的一次例行體檢得到壞消息:「你的總膽固醇為235,高了一點,而你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就是壞膽固醇是160,也有點高。」 然...

閱讀詳情 »

【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主要對環境自然生態系統和人的健康產生危害,即使當時不造成危害,但後續效應有害也算是污染行為,如氮氧化物,雖然本身並不有害,但在陽光催化下與自由...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自每日郵報 這名七歲女孩才剛當玩她父母婚禮的花童 沒想到隨之而來的竟是可怕的夢魘... 這組恐怖的照片是來自一名英國的可愛小女孩Brogan-Lei 她正在為了她的小小生命跟病毒抗戰中 她父母剛新婚不久,而這位小女孩也剛陪父母走完幸福的走道 但是沒想到在全家再一起度蜜月的時候 一晚母親突然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