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5招保腸道健康 遠離大腸癌

5招保腸道健康 遠離大腸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統計,國人每年罹患大腸癌的人數約有1萬4千人,連續6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想要「腸」命百歲嗎?專家建議,天天五蔬果、保持好心情進食、適當補充好菌,以及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排便習慣,就能遠離大腸癌的威脅。

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蔡英傑指出,國人喜好油炸、醃漬食物,以及嗜肉的飲食習慣,導致腸道的壞菌比好菌多,是造成罹患大腸癌的主因。

如何保持腸道健康?蔡英傑提出日常生活中簡單可以落實的5招。

第一招,多喝水、少紅肉,建議每天至少攝取5份以上蔬菜、水果,多攝取全榖、根莖類等高纖食物,有助於腸道清潔及排毒,並幫助好菌停留體內,可有效降低發生大腸癌的風險。

第二招,飲食應細嚼慢嚥,並保持進食好心情。用餐時的情緒會造成食物於體內的影響,進食要保持放鬆及愉悅的心情,盡量別誤餐、暴飲暴食,避免消化不適。

第三招,補充好菌、多喝優酪乳,優酪乳是既能獲得乳品營養素,又是補充好菌最便捷的方式,開始時建議飯後喝,養成天天喝的習慣後,隨時都是飲用時機。

第四招,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周3次、每次30分、心跳達130以上,依照運動333原則,不僅僅對腸道好,更對身體全面健康有幫助。

第五招,每天固定排便。蔡英傑強調,除了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外,每天要讓腸胃養成固定排便習慣,避免毒素在腸道停留太久,就能「腸」命百歲。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22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年約45歲的帶團導遊,因為蛀牙和牙周病的影響,上排牙齒僅剩下2、3顆好牙,以及少數因蛀蝕後殘餘的牙根,長期忙碌之下對於缺牙的狀況不以為意,前陣子因為疫情關係突然閒了下來,才決定要正視缺牙問題,經過牙醫諮詢最後採取All on 4的治療方式1日重建完成,終於找回「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心臟疾病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前三位,其中心臟衰竭屬於長期死亡率高的疾病,不過心臟衰竭在穩定用藥控制的情況下,患者仍可恢復到正常狀態,過著理想生活。一位年輕爸爸因為罹患三高又有抽菸習慣,三十多歲便被診斷出心臟衰竭,醫師發現他的心臟缺血情況嚴重,性命岌岌可危,妻子帶著兩個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肥」是一生持續的「全民運動」。要將身上的肥肉減掉,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營養師黃韋堯的團隊研發「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只要掌握黃金10小時的進食時間、吃對食物、搭配運動,就可以不挨餓,輕鬆地增肌減脂,越吃越享瘦,一個月平均減重4公斤。優減442飲食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肺癌篩檢共識出爐!台灣肺癌儼然已成新國病,加上許多患者確診多晚期,針對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的適用對象、規範,醫界過去仍持續討論。對此國健署攜手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和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共同編撰「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