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7旬翁肺癌無法手術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救命

7旬翁肺癌無法手術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救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72歲的李先生是個老菸槍,幾年前走路、爬樓梯開始越來越喘,診斷是慢性阻塞性肺病(俗稱肺氣腫)。今年一月進一步檢查發現,肺部有2.1公分的腫瘤,由於肺功能太差不適合開刀,醫師建議接受「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控制癌細胞並持續回診追蹤。

不適手術、麻醉者 可以放射療法代替

台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常佑康醫師表示,早期肺癌的治療,手術仍是第一線的治療原則,但若病人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麻醉、手術,心肺功能不佳或腫瘤位置太危險等高風險者,可選擇放射治療為替代療法。

傳統的直線加速器放射治療,療程大約7週、總共35次,每次劑量1.8~2格雷(Gy)。針對原發性早期肺癌,無淋巴轉移及單一病灶的患者,健保署自104年2月起給付「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屬於高劑量、治療次數少的治療方式,可大幅縮短療程並提高治療效果。

首先在電腦斷層模擬定位攝影時,透過壓迫橫膈膜減少腫瘤的移動,接著每一次治療前以即時2D影像及電腦斷層執行影像導航,校正擺位誤差,精準的定位後,以銳速刀技術治療局部腫瘤。常醫師說,此療法將每次劑量大幅提高到10~12格雷(Gy)以上,只需5~6次治療,2週內即可做完療程。由於定位精準,劑量提高,腫瘤控制的效果會比傳統療程更好。

腫瘤控制率達9成 持續追蹤更重要

常佑康補充,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適用於小於5公分及沒有淋巴轉移,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患者,以及不適合接受血管栓塞,或電燒灼治療的原發性肝癌及肝內膽管癌的患者。

常佑康醫師說,此療法在不適合手術的早期肺癌的患者,治療效果和手術一樣,局部腫瘤控制機率大約是9成。治療後大部分病人會出現輕微局限範圍的放射性肺炎,少數病人出現肋骨疼痛之副作用。至於腫瘤大小超過5公分,或較晚期的患者,可考慮先接受化學或標靶藥物治療使腫瘤縮小,再評估是否接受身體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或是略為調整劑量與治療次數。

他強調,不論何種治療方式,都必須留意復發的問題,患者結束療程後仍需持續回診追蹤,以電腦斷層或適當檢查評估治療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方一成報導】 ▲醫師圖示教導腹式呼吸法,強調由鼻子吸氣、在由嘴巴吐氣,緩慢有規律的腹式呼吸,重點在於腹式,而不是呼吸。(記者方一成攝) 暑假期間大小考不斷,畢業生面臨就業問題,心理壓力不小,彰化醫院精神科丁碩彥主任昨〈七〉日教導簡易「腹式呼吸法」,可以改善壓力適應不良情況。丁碩彥主任...

閱讀詳情 »

(照片為本人) 就我們所知,西方人比東方人更老得快,然而這位52歲媽媽讓人顛覆印象!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6日報導,來自英國利茲的一位52歲的媽媽擁有如同20多歲少女一般的「凍齡」容貌,而她的保養秘訣竟然只是....。 完全是年輕辣妹 像大學生 這位媽媽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民眾嗜喝咖啡,早餐、下午茶等,一天可以喝上好幾杯,這更帶動了咖啡產業的銷量逐年提升,為確保市售包裝咖啡飲料其原料及製程之安全衛生,食藥署鎖定26家市售包裝咖啡飲料工廠,啟動「市售包裝咖啡飲料工廠稽查專案」,抽驗顯示,金車宜蘭廠有病媒出沒、中壢廠牆壁空調出口未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許多人都認為流感屬於秋、冬季的疾病,其實流感一年四季都常見,加上今年夏天異常炎熱,民眾多在密閉的冷氣房長時間待著,或往人多的公共場所活動,恐會造成流感病毒也跟著趴趴走。 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幾週來國內流感急診就診率未因時序入夏而呈現趨緩,全國第2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