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7月大男嬰嘔吐不止,竟是「這個病」釀的禍!別大意,連女孩都會得....

7月大男嬰嘔吐不止,竟是「這個病」釀的禍!別大意,連女孩都會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近來天氣寒冷,小兒腸胃炎的病患也大幅增加,門診觀察小朋友通常有嘔吐與腹瀉的症狀,然而醫師表示,並非所有嘔吐的病患都是腸胃炎所導致的,也可能是其他外科疾病所造成。

過去疝氣未開刀 尿布解開腹股溝腫大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周安國醫師表示,日前一位七個月大的小男嬰因為嘔吐、不喝奶等症狀就醫,排便的情況跟平常一樣,經醫師檢視發現寶寶右側的腹股溝附近腫大,再詳細詢問媽媽,原來男嬰之前就有疝氣的狀況,只是未曾接受手術治療;過去腫大的地方都會自己消退,可是這次腫大後沒有任何消退的跡象,經診斷為嵌頓型疝氣,但因無法徒手復位,故馬上轉至外科急診開刀治療。

周安國醫師說,「魔鬼藏在細節中」,檢視寶寶時一定要把尿布解開,才算是完整的身體檢查,否則可能會錯過診斷的線索。這位病患來門診的時候,外觀看起來並無任何異常狀況,把尿布解開之後才發現是嵌頓型疝氣。

女孩也可能疝氣 卡住太久恐壞死

周安國醫師表示,新生兒發生腹股溝疝氣的機率大約是1%~5%,早產兒的比例會高到10%。所謂的「疝氣」就是在胚胎時期發育的過程,小男生的睪丸原本位於腹腔,之後會慢慢下降至陰囊當中,但是如果下降的路徑關閉不全,形成鞘狀突未完全封閉,就會造成疝氣囊。倘若鞘狀突開口越來越大至一定程度後,腹腔內的腸子便會滑入疝氣囊。小女生則與子宮圓韌帶的發展有關,除了腸子之外,卵巢也可能會掉入疝氣囊內造成疝氣。

臨床上若是掉落下來的腸子卡在疝氣囊就會形成嵌頓型疝氣,這時需要徒手將腸子推回腹腔裡面或是手術治療。若卡住太久,引發血流與淋巴阻塞,就可能會引發腸壁受損或壞死。所幸這位寶寶的嵌頓型疝氣並未合併有血流阻塞的情況,手術進行順利,術後進食狀況恢復到跟平常一樣,隔天即出院返家。

周安國醫師提醒家長,一旦寶寶被診斷有腹股溝疝氣情況,應該要及早治療。如果在開刀前就發現到寶寶有持續嘔吐的情況,更要小心是不是已經發生了嵌頓型疝氣。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顯示,台灣每年吃下的胃藥達22億顆,且普遍民眾存在著吃藥傷胃的錯誤觀念,使得不少人在就醫時,都會主動要求醫師開胃藥,希望能藉此減低對腸胃的傷害,其中抑制胃酸分泌的制酸劑佔多數。 而日前,國家衛生研究院有項最新研究發現,服用氫離子幫浦制酸劑者,腸胃道感染風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運動風氣的興起,目前全台灣的運動人口已突破8成,且有一半以上的民眾,每週至少運動3天。雖然多運動有益身體健康,但像是慢跑、騎腳踏車、打籃球卻容易造成運動傷害,而近期在診間上看診人數就增加了2成。 所以,醫師提醒民眾,夏天運動除了避免曬傷外,也不要輕忽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台灣兒童過敏盛行率逐年升高,有許多家長為了讓寶寶遠離過敏,都會提早做準備,例如:懷孕和哺乳期不吃致敏食物、副食品越晚吃越好等,但其實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根據國內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在預防寶寶過敏的營養攝取上,從懷孕期、哺乳期、配方奶、到副食品,有高達8成的家長有...

閱讀詳情 »

  1、看到一篇帖子:說頭髮稀少或者掉頭髮的姐妹有什麼辦法因為我的秘方太有效就另開帖子說明首先,我老婆以前就頭髮稀少,頭上成塊的沒頭髮,還掉頭髮。後來在遇見一個老中醫,開了一個方子,吃了後頭髮開始長,也不怎麼掉了,而且開始長新頭髮,非常有效,後來把這方子告訴身邊掉頭髮,頭髮少的朋友,用了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