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其實運動前進食才有體力,除了能避免提早疲勞,還能防止運動過程中產生的饑餓感。 (擷取自flickr,作者Ed Yourdon.)
欣傳媒 | 尤滋滋
隨著年紀的滋長,身上的基礎代謝似乎被劃上了休止符,ㄧ動也不動,還記得還在那青春年少,稍微少吃ㄧ下,身體就像修圖軟體ㄧ般,輕輕鬆鬆就能把肥肉戳不見,現在哩?唉!歲月不饒人呀!
在很有自知之明的了解到基礎代謝的流失,唯有運動才能搶救身材,因此跑步、游泳、飛輪…樣樣來,聽說空腹運動有助燃燒脂肪,運動完兩小時內絕對不能吃,不然就功虧一瞶,就在喜滋滋的分享運動歷程,此時發現李組長眉頭一皺,原來案情不單純呀!阿勒??有錯嗎?
空腹運動如沒油的汽車 跑不動
國外曾有研究,空腹運動有助燃燒脂肪,但餓著肚子去運動,則可能因為太過飢餓,運動時間無法拉長,反而使得減重成效不佳,更可能因加速消耗血糖,而產生手抖、頭暈甚至暈倒。原理如同汽車一般,沒有油的車輛,如何能在街上跑。其實運動前進食才有體力,除了能避免提早疲勞,還能防止運動過程中產生的饑餓感。
澱粉如木炭 加速燃燒
運動前應以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為主,因為肌肉在活動時最需要的就是熱量,而能夠提供熱量的就是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道理就如同烤肉一般,沒火了會增加木碳,以幫助燃燒,而澱粉類就如同木碳,以幫助運動的熱量消耗。因此運動前30分中,不防吃片吐司、麵包,為身體補充能量,加速燃燒。
運動後才是飲食的黃金時間
運動後肚子餓只能猛灌水,那麼努力在運動,如果破功吃東西,就前功盡棄了。OH~那你就大錯特錯,其實運動後才是吃東西的最佳時機。(蝦毀呀!大大顛覆長久以來的認知)因為不僅不會變胖,更能幫助減重。康健曾寫到:運動後飲食,這些熱量不會被儲存成脂肪,而是拿去修補運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與組織。愈晚吃,熱量來不及拿去修補,反而容易形成脂肪堆積。SEE~就是這個光。
運動前後聰明吃 減肥加倍奉還
運動前後掌握簡單2守則,「運動前碳水化合物;運動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300卡」。碳水化合物被人體吸收後,會轉化成肝醣,是肌肉運動時最重要的能量來源。而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組織的原料,運動後攝取蛋白質,有助肌肉生成、代謝,及修復。碳水化合物可恢復維持體力的肝醣,蛋白質者則能修補因運動受到破壞的肌肉組織。
Fit Fit又Fat Fat,更多Fat言Fat語,請進「FAT話連篇」專輯
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216
相關文章
FAT話連篇/超輕鬆運動法II 慢慢的 減肥效果大
2013日本流行語大賞 年度大賞歷年最多
FAT話連篇/超輕鬆運動法 減肥還會變聰明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