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碧凡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60多歲男子患有椎間盤突出,以為開刀就能改善疼痛;不料,他開過2次刀,不但止痛藥吃了,就連神經阻斷術、硬膜外類固醇注射都做了,下背痛問題仍是無法改善。經核磁共振檢查,竟發現疼痛是術後神經組織嚴重沾黏所造成,由於嚴重沾黏已把組織都黏在一起,醫師評估已不適合再次手術,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月份是個粉紅的節日,大家所熟知的「國際婦女節」即將到來,親愛的妳,是否曾經覺得社會對於女性還是很不公平?儘管女力崛起、平權意識抬頭,但不可否認的是現代社會對於女性的角色,仍有許多要求,不僅期待妳能在職場上發揮能力,回家後還要成為能照料家庭的賢妻良母,兼顧工作與家庭、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相隔20年、因一通電話舊情復燃,藝人大S與韓團「酷龍」成員具俊曄今(8)日透過社群平台宣布「閃婚」,動作如此之快,背後原因傳出就是因為卡在台灣嚴格的防疫規定,兩人才希望透過結婚「才能見上一面」。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回應,這部分正在檢討,有可能在開...

閱讀詳情 »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以「多元族群善終,在地茶花朵朵開」為主題,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安寧團隊榮獲2021年SNQ國家品質標章「護理照護服務類∕護理特色專科組」認證,讓每位善終的生命,都能圓滿結束,如在台三線盛開的朵朵茶花。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安寧團隊合照。(圖/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提供) 臺北榮總新竹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知道鞋子會不合腳,但你知道膝關節也會不合腳嗎?據衛生福利部2019年健保門、急診人數統計,全台每年超過86萬人因膝關節炎就醫,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骨科部部長黃炫迪醫師更指出,依國民健康署統計,每年有近三萬人置換全膝關節,且人數逐年增加。國內首度針對350位全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除了西醫治療外,不少民眾也會尋求中醫治療,部分早期癌症病患迷信所謂的中醫秘方及偏方治療,誇大西醫的治療副作用,拒絕手術、放療及化療,而最終賠上了自身生命。 癌症治療副作用多 中醫調理提升預後成效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戴承杰主任指出,癌症經由診斷...

閱讀詳情 »

北京冬季奧運落幕,身障選手參加的冬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週五開幕,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俄羅斯代表團的參賽資格變成話題。國際奧會討論後決定,允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選手以中立身份參賽,也引發西方選手的抗議。(陳楷報導) 主辦帕運的國際帕拉林匹克委員會宣布不停權俄羅斯跟白俄羅斯帕委會,兩國選手可以用中立身份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媒體報導藝人王大陸的母親於睡夢中昏迷不醒,緊急送醫後診斷出是腦幹腫瘤破裂,緊急開刀仍回天乏術。這個惡名昭彰的「顱內惡客」如此可怕,但腦瘤並不常見,國內每10萬人約3~4人罹患腦瘤,腦幹腫瘤比率更低,占所有腦瘤案例不到1/10。腦幹腫瘤無危險因子 平均餘命僅1年臺北市立聯...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范綱儀/台北報導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台灣留學生、台僑撤離到波蘭想回台,撤僑行動卻傳出「搞飛機」,竟因為沒有PCR檢測報告被拒上機,讓衛福部長陳時中公開宣示的「從烏克蘭返台不需要登機前的PCR,返國後落地採檢即可」政策遭質疑。中央流行疫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妳怎麼那麼笨,連這個都做不好!」、「不會吧!妳確定要這樣嗎?有夠愚蠢的。」那天,小瑜來到諮商室,述說著內心總是浮現的聲音,使她經常感到很沮喪,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慢慢地也讓她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在非常低落時,還會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內心聲音自我批判 易重挫自我價值胡綺祐...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