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是現在全世界的流行病,在台灣,有將近二百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有95%的患者是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年輕化趨勢 你我不可忽視糖尿病的年輕化與日常追蹤照護也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陳宏麟院長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在過去10年中,20歲以下及20至40歲患...
閱讀詳情 »曹望雅
心肌梗塞易猝死 把握救命黃金12小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胸痛、盜汗及呼吸喘典型症狀最近溫差很大,有三高病史者,可得要特別注意保暖,以免引發心肌梗塞!醫師提醒,心肌梗塞好發於寒流來襲的季節,而心肌梗塞典型症狀會有胸痛、盜汗和呼吸困難;近年來,心肌梗塞年齡層有下降現象,由於心肌梗塞很容易導致猝死,不得不慎。心肌梗塞發生年齡逐年...
閱讀詳情 »社長隨筆:對應外境的實修場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社長隨筆 對應外境的實修場 截稿前,剛結束印度朝聖之行,當初只是很單純想去印度看看,沒有任何想法也沒做功課的就出發了。 行程開始導遊只跟我們說,印度跟我們來自的地方很不一樣,請大家只是用眼睛去看就好,請先不要有任何想法,只是去看;另外路邊討錢的小孩,請不要給他們錢。 當我們看...
閱讀詳情 »眼睛出現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吸菸是重要危險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0歲的漁夫經常在烈日下工作,等待漁穫時總會抽菸打發無聊時光,某日工作時突然眼前一片模糊,返港後立即前往急診,結果發現雙眼罹患血管增殖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經抗血管生長因子治療後獲得改善。醫師提醒,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民眾,但未做好眼睛防晒、有菸癮,都可能...
閱讀詳情 »狹臍帶血 基因骨髓資料庫之利!再生醫學將打造產業新星...
狹臍帶血、基因骨髓資料庫之利 再生醫學打造產業新星 文.吳欣穎 「活到老,要如何活得健康?」是高齡化社會裡最夯的議題,為了讓疾病、外傷和老化所造成的受損人體細胞、組織或器官,逐漸恢復正常,醫療領域致力推展新興產業─再生醫學,希望透過「自體」或「異體(他人)」細胞培養、移植,替民眾帶來更尖端、便利的醫...
閱讀詳情 »社區灶咖教健康 3市營養推廣中心揭牌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協助民眾建立正確健康飲食觀念,落實健康的生活型態,國民健康署於106年首次結合臺中市、臺南市、花蓮縣等3縣市政府,試辦社區營養教育模式,分別設立所轄「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因地制宜,提供社區民眾「營養教育」、「篩檢輔導」、「人才培育」等相關服務。臺中、臺南、花蓮3縣市連...
閱讀詳情 »7年前冷凍胚胎 乳癌婦成功生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40歲的黃小姐,7年前確診罹患乳癌,完成手術切除後,醫療團隊轉介至婦產科做生育功能保留諮詢。她為了冷凍胚胎,隨即和交往多年的男友登記結婚,便放心開始接受化療,停藥半年後自然懷孕,順利生下一胎。多虧冷凍胚胎 一圓懷胎生子夢黃小姐想要生第二胎,曾經懷孕卻又流產,她考量已...
閱讀詳情 »壯年男腹痛 腹瀉 竟罹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0歲的徐先生因為腹痛、腹瀉以及肚子脹大症狀求診,抽血檢查後,赫然發現徐先生血液裡高達24萬多顆的白血球,白血球指數超標24倍,裡面含有許多不成熟的白血球。慢發性骨髓性白血病 白血球數量極高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表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血癌的一種,從顯微鏡觀察周邊血液...
閱讀詳情 »男性也有更年期 不適症狀可長達15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45歲的邱先生,最近1年跟太太在一起都力不從心,越來越沒信心;另外,他也覺得體力變差,容易疲勞、提不起勁。後來到成大醫院泌尿科就診,診斷是「男性更年期」,在給予補充男性賀爾蒙睪固酮治療後,不僅重振雄風,也重拾自信。男性更年期症狀 睪固酮不足引起 男性出現更年期症狀,...
閱讀詳情 »糖友愛注意! 心血管併發症恐奪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一名患有妊娠糖尿病婦女,因忙於照顧家庭,未按醫師提醒定期回診追蹤血糖,且平時不忌口、未控制飲食,又疏於規律運動,直到意外昏倒送醫,經檢查發現是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支架,才從鬼門關搶救回一命。糖尿病患年輕化 慎防心血管併發症 員林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陳育正醫...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