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望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許多人聽到「愛滋」就敬而遠之,對於愛滋患者也有很深的誤會,認為只要跟他們接觸,就會使自己陷入愛滋病。不只他們對於愛滋的認知普遍低落,針對愛滋患者也可能出現排斥、邊緣化現象。以下6項說明有助解決大眾長久以來的迷思: 1) 單一性伴侶就不會感染愛滋 許多人會有「自己是單...

閱讀詳情 »

撰文/今周刊 賴若函 衛福部為了落實分級醫療,4月中旬調漲未經轉診就跑大醫院的民眾部分負擔金額;然而轉診制度與醫療分級制度其實已推動14年,宣導及相關配套卻仍不足,淪為口號。 「M型醫療時代來臨!」健保實施22年來,地區醫院減少200家,基層診所和醫學中心數量卻為之增加。根據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統計,照...

閱讀詳情 »

一聽到開刀,一般人不免會冒出一身冷汗。誰都不想生病,可是,萬一要生病了,而且還需要做個手術,患者到底應該些什麼準備呢?面對醫療糾紛層出不窮,衛福部將大幅修正「手術同意書及麻醉同意書格式」,要求醫師須標註部定專科、揭露專業背景,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帶大家了解手術前你不可不知的事! 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3歲以上幼兒盡量不要再吸奶嘴、吸手指。三軍總醫院齒顎矯正科、兒童牙科主任李忠興表示,嬰幼兒難免吸奶嘴、吸手指,但如果3歲以上還常常吸奶嘴、吸手指,長時間下來,牙齒排列就會混亂,且顎骨發育也會受影響,甚至可能造成小下巴問題,因此建議小孩3歲以上就盡量不要再吸奶嘴、吸手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紅鼻子醫師現身 安撫小小病童病痛為了幫助孩子在治療過程中,能忘記病痛和壓力,不在困在焦慮害怕或緊張的情緒下,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從去年二月起,找來一群小丑醫生,在兒童病房展開關懷巡演,透過即興表演、魔法遊戲或是彈琴唱歌的方式,安撫和陪伴住院的病童,找回笑容,忘記治療的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40歲的洪先生有心律不整的病史,因為平時並無太多不適,所以平時沒有固定回診用藥。此次發病正是病患陪著小孩到亞東醫院小兒科門診就診時突然失去意識,經院方緊急急救,並於病人恢復心跳血壓後立刻進行緊急心導管及其他檢查,排除其他可逆因素後,安排植入性體內去顫器手術。因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年近60歲的郭大哥,從事勞力型工作,在一次的健檢發現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五期,應需住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卻始終不聽勸戒。一陣子後,郭大哥開始出現泡沫尿且疲倦感日益加重,才至門診就醫,醫師考量郭大哥的身體狀況,建議立即開始透析治療(俗稱洗腎);然而,郭大哥肩負著一家之計,洗腎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4歲女童反覆腹痛 竟是膽道囊腫惹禍一名14歲女童近來常感到上腹疼痛,即使服用胃藥仍未好轉,甚至反覆發作,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女童胰臟指數異常升高,且腹部超音波發現囊腫,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膽道囊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醫師徐千婷指出,膽道囊腫屬於先天膽道異常擴張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35歲的王小姐月經天數只有3天且量少,同時生活忙碌根本沒時間好好休息,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加上患者的先生長期失眠處於疲累狀態,導致婚後4年仍不孕。醫師檢查發現,患者除了腎虛之外,還有肝氣鬱結,受孕機率自然下降許多。醫師使用補腎填精的右歸丸,加上疏肝解鬱的柴胡疏肝散,月經天數...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