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多歲長年旅居國外的愛滋感染者黃先生(化名),原本固定每三個月回台就診領藥,但今年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遲返台時間而處方藥物用之竭盡,初期無症狀故不以為意,沒想到B肝病毒反彈引發猛爆性肝炎,險些釀成致命悲劇。新冠疫情排擠慢性病患者回診 愛滋也不例外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楊...
閱讀詳情 »曾雅柔
冬季乾癢發紅脫屑皮膚問題多 皮膚科醫師建議這樣緩解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冬天到了,大家穿上厚重衣物同時,也有一些人的皮膚出現大量的皮屑,甚至奇癢難耐。醫師表示,近年疫情年,人人猛向雙手噴酒精,使得雙手乾癢的患者大增,到了冬天更是難以應付。如果你也有同樣困擾,不妨聽聽醫師給的建議。 防疫期間狂噴酒精 皮膚乾癢病患增2成 皮膚科主治醫師胡怡萱...
閱讀詳情 »紅牛聰勁2021馬拉松博覽會熱力狂犇
(台北訊)台北馬拉松博覽會今年12/16-12/18在世貿盛大舉行,現場有來自國內外知名運動品牌參與,從最新材質設計的運動服裝到高科技運動裝置;也有國際賽事相關單位提供民眾與國際接軌的第一手情報資訊。馬拉松運動博覽會是全國唯一結合運動賽事的博覽會,鼓勵大家一起動起來,參展廠商卯足勁推...
閱讀詳情 »桃園某防疫旅館群聚感染 指揮中心:不排除列3例本土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桃園某家防疫旅館出現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因應案16851於12月11日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確診,指揮中心與地方衛生局立即展開相關調查,包括擴大回溯追蹤、擴大採檢、現場勘查、病毒定序等,發現同防疫旅宿同樓層之案16768、16841、16851、...
閱讀詳情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不舉」 快來檢測GG是否正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隨著年齡增加,人體機能不斷損耗與老化,直接影響男士性功能下降,輕則導致陽痿早洩,嚴重者恐引發心血管危機。55歲莊先生,這半年和老婆親熱越來越力不從心,不是突然不舉就是途中軟下來,搞得他必須在老婆發現前,找個理由中途喊卡,免得面子掛不住。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理事長陳煜表示,勃...
閱讀詳情 »視力模糊 兩眼視覺不同 當心「視神經病變」前兆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5歲患有慢性鼻竇炎的張奶奶,左眼先天性弱視,長年來皆倚靠右眼生活,而右眼曾接受白內障手術,視力僅有0.5。日前張奶奶午覺醒來,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嚴重到無法看清家中擺設,檢查發現張奶奶右眼視力僅存0.05,辨色力異常、視野缺損,且瞳孔放大無法正常收縮,緊急為她安排腦部視...
閱讀詳情 »從小培養運動健康好習慣 兒童巴西柔術學會控制肢體 團體合作
記者張耀元/台北報導 「擊掌!」、「加油!」在開闊的道館中,只見兩個小小的身影正在場上比試,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而能讓小孩適度「放電」、發洩體力,同時培養習慣、打造健康身體的巴西柔術,成為近年最受父母歡迎的運動之一。 巴西柔術以「守」為主,學會控制對手與肢體,降低傷害 擅長巴西柔術、泰拳、散打等多...
閱讀詳情 »手術治療坐骨神經痛怎麼選? 骨科專家解析傳統 微創差異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5歲的阿丹是菲律賓移工,一跛一跛地走進診間,透過英文問診才知其坐骨神經痛的問題已經超過半年了,核磁共振檢查查出病因是腰椎椎間盤突出造成的,但最近的情況惡化,藥物和復健都已經無法緩解疼痛,甚至開始出現跛行的問題,在解釋完手術的適應症,並說明傳統手術和內視鏡微創手術的優缺...
閱讀詳情 »防疫洗手洗對了嗎? 指甲周圍又紅又腫恐洗出「慢性甲溝炎」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已經接近5周沒有本土個案確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穩定,但「勤洗手、戴口罩」的防疫措施還是不能停,但你洗手洗對了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近來就陸續有病人因指甲周圍又紅、又腫至皮膚科門診報到,皮膚科醫師指醒,這很有可能是「慢性甲溝炎」的症狀上門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
閱讀詳情 »一覺醒來「看不清家具在哪」 急就醫才知鼻內躲了3公分大囊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突發性視力模糊要小心!75歲的張奶奶患有慢性鼻竇炎,日前午覺醒來,突然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嚴重到無法看清家中擺設,讓左眼先天性弱視,長年來皆倚靠右眼生活的她嚇壞了,就醫檢查這才發現原來是右側副鼻竇有一顆3公分的黏液囊腫,壓迫到視神經,導致視神經病變。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