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從小培養運動健康好習慣 兒童巴西柔術學會控制肢體、團體合作

記者張耀元/台北報導
「擊掌!」、「加油!」在開闊的道館中,只見兩個小小的身影正在場上比試,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而能讓小孩適度「放電」、發洩體力,同時培養習慣、打造健康身體的巴西柔術,成為近年最受父母歡迎的運動之一。

巴西柔術以「守」為主,學會控制對手與肢體,降低傷害

擅長巴西柔術、泰拳、散打等多種柔術,比賽獲獎眾多、教學多年的巴西柔術教練王毓霖認為,巴西柔術是一對一的比試,但因採團體訓練,因此可培養兒童了解他人、學會團隊合作。再者,兒童在學校或生活中,難免因與他人意見不同、不會表達而產生肢體衝突。但巴西柔術是以控制、關節技為主的武術,不是直接攻擊而讓人學會防守,因此兒童學習巴西柔術,反而能學會如何控制對手,降低對彼此的傷害。

至於幾歲可開始學習巴西柔術?王毓霖認為,在當兒童可以聽懂、理解大人的話語,能做出反應、表達意見時,就可以開始參與訓練。因為巴西柔術強調以柔克剛,因此沒有兒童身高、體重、肢體上的限制。開始訓練時,老師會先從前後翻滾開始練起,同時帶兒童學習動物走路的姿勢,藉此訓練他們了解、掌握自己的肢體動作。之後再循序漸進的教導護身倒法,讓他知道在比試時,怎麼跌、怎麼倒才不會受傷。到小學6年級之前,都會以壓制動作為主,直到國中才會有關節技、勒頸的動作,建議每次練習40分鐘、每週練習2、3天就好,且中間休息一天,讓體力與精神復原。

暖身收操要做足,慎選場地與有授課經驗的老師

巴西柔術仍是運動的一種,運動前的暖身、運動後的收操很重要,因此他也會帶著兒童先翻滾、跑跳拉筋暖身,運動結束後再透過滾筒、按摩槍放鬆肌肉。他強調,若暖身或收操不足,肌肉緊繃易拉傷,而且運動員通常是自己不小心弄傷自己,因此若能完整做好暖身與收操,身體會恢復的較快。

從小培養運動健康好習慣 兒童巴西柔術學會控制肢體 團體合作
▲圖:巴西柔術學會控制對手與肢體,降低傷害。(圖/臺銀人壽提供)

王毓霖也提醒,雖然小朋友適合學巴西柔術,但父母也要謹慎選擇場地與師資,最好選擇道館設有軟墊的訓練場地,牆壁零角的地方也做好保護、減少傷害。此外,因要跟兒童對話,建議要選擇教導兒童班經驗多的老師,且最好採小班制4~6人,10人以上則要有助教。

從小養成運動的習慣,對抵抗力有一定的幫助,為個人健康打好基礎。而唯一國營的壽險公司臺銀人壽也建議,可預先幫兒童做好保險規畫,尤其可從醫療險打好基礎,像是住院日額型醫療險、實支實付型醫療險,當小孩不幸生病時,可有較好的治療品質、父母也能放心照顧,家庭開銷也不會爆增。

相關推薦

網友在爆廢公社貼文,訴說自己先天心臟病需要藥物控制,許多食物也被限制不能吃,更嚴重的是,連生孩子都有危險。這讓她在感情上很挫折,曾經某任男友的家人嫌棄她是藥罐子,至於現在的男友則是細心照顧她,但這次發病,男友告訴她「習慣了」,讓她非常受傷,也開始思考未來,是否要放生男友... 網友建議,希望女孩好...

閱讀詳情 »

美,有很多種!不一定是有一張漂亮的臉蛋才是美,醜也是一種美。不信,跟小編一起看看印度的阿帕塔尼(Apatani)部落,部落的女人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只有犧牲容顏,紋面和鼻上插東西。 翻拍tt下同 在印度的東北部有一個名為阿帕塔尼(Apatani)部落。這支部落的女性被譽為所有阿魯納恰爾邦部落中最漂...

閱讀詳情 »

我跟家裡人說過:醫院是什麼地方?醫院是製造疾病的地方,是一個合法殺人的場所,醫生的話不可輕易相信,所以我一直不建議家人有點小病不要上醫院,我孩子的病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看,而且還糾正了2次醫生的誤診,使孩子避免了2起醫療風險。 為此我還特地鑽研兒科醫學,寫了一部兒科醫療安全和醫療常識普及讀物《父母是孩子...

閱讀詳情 »

一女子突然感到右上腹脹痛不適,通過檢查發現肝臟上有巨大的囊腫,這是因為她平時喜歡吃燒烤,導致寄生蟲卵進入靜脈,然後循環到肝臟形成囊腫。 (圖片翻攝自:via 寄生蟲都跑到肝裡去了!其實何止肝臟,跑進人的眼裡、肺裡、腸道里、喉嚨裡、甚至腦子裡的寄生蟲多了。寄生蟲之所以能進人體內,都是因為人們這張貪吃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