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梁少珊 新冠疫苗被詬病的血栓副作用,如果我接種疫苗,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遇到了又該怎麼處理呢?根據台大醫院設立的新冠疫苗專區,最新資料顯示如下。 A:目前因全球發生個案數太少無明確的風險因子,且主要發生於AZ及J&J,台灣也有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發生血栓相關疾患不良事件之通報。一開始認為年輕人、女性較易產生血栓,但可能起因於早期施打疫苗群體主要也是年輕、女性為主而造成偏差,後來男性案例較多可能因女性施打減少。 目前粗估血栓約為每十萬人中0.79至3.77人(跟一張統一發票中三獎、四獎的機率差不多),而感染COVID住院中發現靜脈血栓約為3-20%。【推薦閱讀:打BNT疫苗前,中醫教你「超前部署」調整體質,降低疫苗副作用不適】 A:施打COVID-19疫苗後 4-28天內,開始發生以下症狀之一 1.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任一皆為腦靜脈竇血栓之可能症狀)。 2.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之可能症狀)。 3. 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之症狀)。 4.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之可能症狀)。 5.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幼兒食用堅果的風險|媽媽族 小兒篇4
堅果、瓜子天然又營養,但對幼兒來說居然可能潛藏窒息危機?林口長庚耳鼻喉科林婉妮醫師表示,5歲以下孩童因為咀嚼功能不完全,異物嗆入氣管機率較高;大體積異物恐出現立即性窒息風險,但小體積異物阻塞也不容忽視,恐因症狀不明顯反而容易引發慢性肺部感染症狀!因此,林婉妮醫師呼籲,強烈建議5歲以下幼兒不要餵食乾果...
閱讀詳情 »喝母奶的寶寶,便便顏色比較偏黃!新手爸媽必知的「便便知識」...
文/高凡淳 採訪諮詢/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文萬欣 新店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文萬欣指出,剛出生的寶寶,大都解不成形的軟便或略帶水狀的便便,到一歲左右,便便才會逐漸成形。一歲前,喝母奶和喝配方奶的寶寶,排出來的便便稍微不同。喝母奶的寶寶,便便顏色比較偏黃,形質屬於水水...
閱讀詳情 »生太快或生太早都有麻煩事!關於「早產 急產」要知道的事...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吳婦產科院長吳瑞文 關於生產這件事,如果可以按著正常程序來,總是穩當一點。萬一寶寶急著要出來,可能會發生一些「麻煩事」,不過,若能做對一些事,仍可降低母胎所承受的風險。 關於早產‧要知道的事 若不滿37週就出生,稱為「早產」。吳瑞文醫師指出,由於早產的...
閱讀詳情 »帶狀皰疹弄不好會變蜂窩性組織炎,還可能要截肢!江守山醫師:「這個年紀」是關鍵期....
春天是疾病好發的季節,到底春天容易引發哪些疾病?又該如何預防醫治?明(4/10)晚9點中天綜合台36頻道《金牌大健諜》播出主題「春天病邪入侵 好發疾病拉警報!!」邀請到朱海君、侯昌明、梁惠雯,與主持人曾國城、情報員韋汝以及醫師團江守山、陳木榮、陳煥昇、許瓊月、羅珮琳、王健宇,一起探討春天容易拉警報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