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防疫洗手洗對了嗎? 指甲周圍又紅又腫恐洗出「慢性甲溝炎」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已經接近5周沒有本土個案確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漸趨穩定,但「勤洗手、戴口罩」的防疫措施還是不能停,但你洗手洗對了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近來就陸續有病人因指甲周圍又紅、又腫至皮膚科門診報到,皮膚科醫師指醒,這很有可能是「慢性甲溝炎」的症狀上門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趙元甄指出,慢性甲溝炎的成因是長期、反覆接觸刺激性物質及過敏原,例如清潔劑、水、及化學物質等,以往好發於家庭主婦(夫)、醫事人員、廚師、清潔人員、美髮師等,工作中常常需要接觸刺激性物質的族群,不過疫情之後,情形有了變化。

趙元甄表示,原來疫情期間,民眾更加注重手部的清潔,洗手的次數變多、時間變長,也讓慢性甲溝炎求診的病人增加,不再僅限於特定族群。

慢性甲溝炎的症狀有哪些?趙元甄進一步指出,包含指甲周圍長期發紅腫脹、觸壓會有輕微疼痛、甚至指甲變厚變形,此外也可能伴隨念珠菌感染。而慢性甲溝炎不同於急性甲溝炎,急性甲溝炎會有更強烈紅、腫、熱、痛和化膿的表現。

趙元甄建議,為了防疫,民眾還是要維持勤洗手的好習慣,但可以透過一些小方法來預防或減緩慢性甲溝炎:

1.減少不必要地碰觸水和清潔劑,洗碗或工作時請先戴一層棉手套吸汗,外面再戴橡膠手套保護雙手。

2.洗手時使用低致敏性清潔劑,水溫應適中、不要太燙,並將清潔劑沖乾淨。

3.洗手後要將雙手擦乾,塗上護手霜或凡士林,滋潤雙手,指甲周圍也別忘記保養。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市占1成攝護腺肥大「藥」出包! 45萬顆「速流通」膠囊主成分不足回收

林秉樞遭爆6月用國安梯次打疫苗 莊人祥回應了「查不到名單上是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陰影之下,多運動能提高免疫力是沒錯,但如果是平常不愛動,一到假日就短時間、瘋狂運動抱佛腳的「假日運動員」,當心免疫力還沒提高就先受傷。門診就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OL假日到游泳池瘋狂運動,結果隔天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醫師還抽出30...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衛福部臉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台灣守住第一波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絕對是現在全台灣最受信賴的政治人物,衛福部今(17)日就順勢跟LINE台灣合作,推出Q版的阿中部長貼圖,只要加入衛福部LINE官方帳號,就可以下載防疫宣導免費貼圖。 衛福部臉書專頁今日p...

閱讀詳情 »

高雄市對居家隔離者送「關懷包」,讓他們追劇打發時間。(圖/記者黃世澤攝)優傳媒記者黃世澤/高雄報導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往南部延燒,其中在高雄市發現有被確診者在「空窗期」仍趴趴走,高雄市衛生局緊急拉「疫調封鎖線」全力圍堵。市長韓國瑜則大力推動5大重點工作由線上模式取代,包括「2020高雄電競嘉...

閱讀詳情 »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乾杯、小心變「肝悲」!一名從事車床工的40歲男子,明明有B肝與重度脂肪肝,卻沒有定期追蹤,且長年又愛喝酒並未節制,一次幾杯下肚後感到腹脹難耐,隔天緊急就醫,檢查竟發現肝臟有一顆腫瘤,確診為肝癌,還好肝臟兩處切除手術後,一年半以來並無復發,再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