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血脂高不能忽視!國健署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成年人,大概每4個人就有1個人有高血脂問題,估計約有500萬人,而想甩掉俗稱的「壞膽固醇」(LDL),預防心肌梗塞或是缺血性腦中風,國健署提醒民眾,一定要知道日常5大行為準則,才能有效控制血脂。 國健署2017到2020年...
閱讀詳情 »柯嬋娟
健身房需出示第3劑疫苗 還沒打怎麼辦?QA整理1次看
【NOW健康 葉立斌/整理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從今(22)日開始,進入健身房需要出示接種3劑疫苗的證明。指揮中心解釋,因接種疫苗後可不戴口罩運動,且健身房屬於可接觸大量不特定人士的場域,因此提出限制。但細節為何,如何提出證明?對此教育部體育署製作QA,詳細說明其規定。 ▲指揮中心日前宣布,...
閱讀詳情 »居家照護懶人包》常備藥品 領藥步驟 防疫險怎麼賠?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本土疫情單日確診再創新高,民眾不禁人心惶惶,面對新冠輕症確診者迅速暴增,居家隔離你準備好了嗎?從居家隔離規定、居家照護環境、常備藥到申請社區「藥師送藥」5步驟,更包括了民眾最關心的防疫險到底理不理賠,《優活健康網》幫您整理好最完整的「輕症確診居家照護」懶人包! 誰可...
閱讀詳情 »疫情蔓延企業數位化轉型 DDoS資安威脅引起重視
記者金仲達/台北報導 回顧2021年,全球疫情蔓延,遠端⼯作與線上活動成為新⽣活常態,伴隨企業數位化轉型趨勢,網路駭客帶來的資安威脅引起重視,其中巨量規模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DDoS)最受關注。根據2021年「DDoS攻擊現狀與趨勢調查...
閱讀詳情 »急頒「2歲童條款」開放緊急自行就醫 陳時中認了:盡量提升行政效率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北2歲男童搶救6天不治,成為國內年紀最小的重症死亡個案,由於家長控訴送醫過程中因為現行確診者的公務程序而有所延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連夜發出最新公告,放寬居家照護確診個案及同住之未確診者的「緊急就醫」,開放親友接送或自行前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
閱讀詳情 »NBA/達拉斯大轟炸 22記三分球打垮爵士
美國職籃NBA季後賽,達拉斯獨行俠的唐西奇(Luka Doncic)第二戰繼續養傷,但是全隊投進了22記三分球,在第四節逆轉以110比104打敗猶他爵士,也是球隊7年來季後賽主場首勝,兩隊打成1比1平手,3天之後在鹽湖城進行第三戰。(陳楷報導) 季後賽開打前5天受傷的唐西奇第二戰賽前進行了個人投籃練...
閱讀詳情 »天天破千塞爆了!輕症 無症狀解隔離放寬 最短4天2次快篩陰就放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連日破千,無症狀、輕症確診者的解隔離條件放寬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8)日宣布,經專家諮詢會議決議,決定針對無症狀或症狀緩解的確診者放寬解除隔離治療的條件,最短只要發病4天內追蹤兩次快篩或PCR陰性、Ct值大於等於30就可以放人。新制一體適...
閱讀詳情 »心房顫動治療新趨勢 台大冷凍消融球囊與導管邁入600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台大醫院心房顫動治療邁向新里程碑!2015年在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捐贈下,台大兒童醫院率先引進心臟冷凍消融儀,後來陸續擴及成人病患,讓電燒治療風險高的心律不整患者都能接受冷凍消融導管治療。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林亮宇教授表示,2015年到2018年間,陸續治療了大...
閱讀詳情 »春天暴躁易怒 性慾增強? 中醫師詳解桃花癲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三月前後一些病患表現出情緒暴躁、喜怒無常、心情起伏過大,注意力不夠集中等等過度亢進的症狀,和平時一般的表現差異極大。在精神醫學中提到躁鬱症中的「躁症」,容易發生在春暖花開的三月,也相當於民俗間流傳的一句話「三月桃花癲」。 躁症發作情緒高亢 活動量增加、話多、失眠 精神醫...
閱讀詳情 »台灣遊戲團隊推出全新說書型鬧鐘 讓你每天期待早起!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每天叫醒你的是鬧鐘還是夢想?現在你有不一樣的「準時起床挑戰」!曾開發走路遊戲《Walkr》以及喝水遊戲《植物保姆2》的台灣開發團隊「Fourdesire」與以《返校》、《還願》名揚海外的台灣遊戲團隊「赤燭」攜手合作,於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