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曬太陽可以預防近視?陽光含有紫外線B波(UVB)。英國一項研究發現,14歲到29歲的青少年、年輕人多到戶外、多曬太陽,稍微多接觸紫外線B波,可以降低近視風險(註:提醒不是讓陽光直射眼睛,而是藉由曬太陽增加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必要時應戴太陽眼鏡以保護眼睛)。研究成果已發...
閱讀詳情 »陳司晨
當心! 部分高危險妊娠死亡風險達75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俗話說,「生贏雞酒香,生輸四塊板」,由此可知,生產蘊含風險,嚴重甚至會奪去媽媽、小孩生命。「第19屆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大會主席、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建南指出,高危險妊娠族群依疾病、情況不同,產婦死亡風險也不一樣,像孕婦若有先天性心臟病「艾森門格症侯群」(Eis...
閱讀詳情 »腎結石的元兇原來是...?!大愷因「腎結石」開刀,但手術過程中卻沒有發現結石...不用動刀就可以把石頭排出體外的妙招是?
善於模仿洪金寶的搞笑藝人大愷,日前在八大第1台「健康NO.1」分享腎結石開刀時的切身之痛。他回想當時從尿道口伸入內視鏡的腎結石手術,形容感受就像是「去勢的太監」,術後要上廁所時,痛到無法扶著「命根子」對準馬桶,只能任意亂尿在廁所地板上! 節目中,大愷感嘆會患有腎結石是「自作自受」,承認應該與貪喝可樂...
閱讀詳情 »Anti-VEGF健保給付 黃斑部病變省15萬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黃斑部病變患者看過來!健保署11月起,新增「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ti-VEGF)」3種適應症健保給付,包括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CRVO),不僅讓病友省下將近15萬元,還可恢復...
閱讀詳情 »「不會死的癌症」 類風溼性關節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中年婦女的噩夢!關節腫脹、晨僵,骨骼破壞歪斜,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許多人常碰到的問題,雖然致病原因不明,但是許多患者只要病症一發作起來,關節紅腫,無法自由活動,除了需要家人朋友的支持外,學習各種生活中的小撇步也是預防關節過度使用、惡化的另一項選擇! 手指變形 筷子拿不...
閱讀詳情 »腹部鼓脹有水泡 帶狀疱疹作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一名69歲女性,因左側腹部麻感及鼓脹就診,該病患就診前2、3周,左側腹部皮膚產生水泡,有疼痛感,此次就醫左側腹部水泡雖已痊癒,但除了麻感及腹部明顯鼓脹外,並無胃腸不適症狀,經診視後確認是罹患帶狀疱疹,合併感覺神經炎產生的神經麻痛,及運動神經麻痺引起的腹肌鬆弛及腹部鼓脹。 ...
閱讀詳情 »解決就是現在☆擊退「膝上鬆弛」的運動♪
作者:4meee!(For me) 明明衣服尺寸跟之前沒有不同,腳卻一年比一年變得沒那麼漂亮了呢……。像是這樣子的情況,很可能是膝上鬆弛所造成的。雖然雙腿整體還是纖細的,但如果膝上肌肉鬆弛的話,雙腿給人的印象就會大大不同,也會看起來會變老喔!透過簡單就可以進行的運動,現...
閱讀詳情 »年輕時酗酒 老來活受罪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年輕人不要以為年輕就是本錢,想喝酒就拼命喝!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年輕人一旦出現酒精成癮症狀,年老時很容易出現身心、精神疾病,整體身心健康情況會變得比較差,就算擺脫酒癮幾十年,也是一樣。 上述研究成果發表於2016年11月號〈酒精與藥物研究期刊〉(Journal of S...
閱讀詳情 »血壓低也會中風? 有位退休老師真的發生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高血壓病人可別以為血壓降得越低越好,血壓降太低,也可能會中風!就有一名68歲退休老師,平常都有吃降血壓藥,又很注意養生,吃得很清淡,少油少鹽,而且還有運動習慣,血壓的收縮壓都降到90以下;沒有想到,竟然於日前發生中風,讓他相當不能接受中風這件事。 收縮壓都在80-90...
閱讀詳情 »只要伸展全身~健康的減肥法
作者:4meee!(For me) 變胖容易,要瘦下來卻要花很長的時間。(嘆)要是能夠簡單的瘦下來就好了⋯⋯是不是都會這樣想著啊?因此這次要為大家介紹,只需要從頭到腳做伸展就會有效的簡單健康減肥方法♪ 只要拉・伸~健康減肥①【耳朵法之1】只要拉一拉耳朵就能瘦臉♪ weheartit...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