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當心! 部分高危險妊娠死亡風險達75%

當心! 部分高危險妊娠死亡風險達75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俗話說,「生贏雞酒香,生輸四塊板」,由此可知,生產蘊含風險,嚴重甚至會奪去媽媽、小孩生命。「第19屆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大會主席、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李建南指出,高危險妊娠族群依疾病、情況不同,產婦死亡風險也不一樣,像孕婦若有先天性心臟病「艾森門格症侯群」(Eisenmenger's syndrome),死亡率高達75%,代表每四個人,就有三個人在生產時失去性命,因此建議女性若有這種疾病,盡量不要懷孕。

母親、胎兒、胎盤異常 就會增加風險
李建南醫師表示,母親、胎盤、胎兒中,只要一方有異常,就屬於高危險妊娠。舉例來說,像母親子宮肌瘤長很大、有風濕免疫疾病、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病等,或像植入性胎盤、多胞胎,都會增加生產併發症風險。

臺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表示,他比較印象深刻的是,過去曾遇到一名產婦,生產後出現肺動脈高壓、昏迷,在加護病房躺了一個月,當時以為沒救了,都準備拔管了,沒想到患者睜開眼睛、醒過來,終於活下來。

女性25-35歲 較適合懷孕
李建南醫師指出,高齡懷孕、體重過重,都會增加高危險妊娠發生機率,有些女性年輕時沒有子宮肌瘤,但隨著年齡增長,子宮肌瘤越來越大,且生下染色體異常、唐氏症小孩的機率也會上升;雖然臨床上曾遇到有女性50歲自然懷孕,但畢竟是少數,女性25歲到35歲是懷孕、生子黃金期,一定要把握時機。

施景中醫師也提醒,定期接受產前檢查,若發現異常,及早介入、處理,做最好的準備,才能降低生產併發症風險。

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 引起熱烈迴響
另外,甫於台北所舉行的第19屆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共有22國、超過700名產科、新生兒科醫師、助產師等共襄盛舉。李建南醫師表示,透過知識、經驗的交流、分享,希望可以為產婦、胎兒創造更安全、更友善的生產環境。(2016亞大周產期醫學會年會特別報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34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大腸直腸癌已連續5年蟬聯國人癌症排行榜第一名,很多腸癌病人在聽到罹癌後往往有三怕,怕開刀、怕花錢、怕惡化;對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其實標靶藥物已有健保給付,只要用對順序,最多可為腸癌病人省下120萬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主任王照元表示,轉移性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國內醫美診所林立,大賺醫美錢,一年恐上百億元,但國稅局卻很難扣到稅,引起監察委員注意,調查後認為,衛生福利部和財政部有缺失,因此通過糾正,要求主管機關儘速核定醫美診所費用標準。該項調查案是由監察委員李復甸、尹祚芊和馬秀如攜手合作,查訪醫療美容診所是否核實課稅,結果發現,醫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愛滋感染者越來越年輕化,台北市衛生局統計,今年1至7月新通報的238人中,20至29歲共102人,佔42.9%,其次為30至39歲,共89人,佔37.3%,兩者相加,就已佔了8成之多。另外,台北市新通報愛滋新感染者中,96.2%是經由性行為感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性病...

閱讀詳情 »

甫過逝的林口長庚腎臟科教授、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醫師,在2013年初曾發表過一篇「少吃玉米果糖」的文章,陳述市售許多含糖飲料都有高果糖玉米糖漿,「現代人的肥胖、脂肪肝、代謝症候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都是可能與過度食用玉米果糖有關。如此所發生的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中風、肝硬化、腎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