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疫情下癌友如何治療不中斷

疫情下癌友如何治療不中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台疫情三級警戒持續一段時間,無形中也降低癌症患者就醫意願,就怕待在醫院的時間長,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曾令民醫師表示,醫院的管控其實非常嚴格,疑似新冠肺炎、確診病患與一般民眾、病友都是分開的,且協助治療的醫護人員目前皆已接受過疫苗注射,因此,至醫療院所就診仍是非常安全的,病友不用太過焦慮。

「追蹤期」病友與醫師討論 「治療期」病友調整治療方式

曾令民醫師表示,若病情穩定屬「追蹤期」的病友,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將例行檢查時間適度安排;如為「治療期」的病友,醫療團隊會依疾病狀況,調整適合的治療方式,減少病友就診或留院時間。以HER2陽性乳癌患者來說,目前已有「皮下注射劑型藥物」可使用,相較於過去靜脈注射時間高達30分鐘以上,皮下注射劑型僅需二至五分鐘時間,對醫療院所、病患來說便利且安全。

另一方面,癌症希望基金會蘇連瓔執行長也提及,疫情下癌症病友及照顧者生、心理也遭大極大的衝擊,包含疾病治療副作用的處理、情緒壓力排解,抑或是疫情下就醫保險的給付或生活機能支援等,若有相關需求的癌症病友,可透過基金會免付費專線0809-010-580,皆有社工、心理師等專業人員協助。

癌症病友可打疫苗 化療先與主治醫師討論

至於癌症病友是否可接受新冠疫苗注射,對此,曾令民醫師表示,原則上,所有的癌症病友皆可接受疫苗注射,鼓勵一旦輪到符合資格施打疫苗就盡快完成注射,另外,對於部分正在進行化療的癌友,若是擔心因白血球低下及身體虛弱等,建議也可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將疫苗注射時間與化療時間,間隔一至兩個禮拜。整體來講,癌友接受疫苗注射是安全的,可避免新冠肺炎感染帶來的重症風險。

【延伸閱讀】

防疫期服藥不中斷! 高血壓患者救命關鍵

轉移性三陰性乳癌高復發特性 PARP抑制劑精準打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7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去年適逢龍年,生育率高漲,據內政部統計,101年共有23萬4599位龍寶寶誕生。隨著新生兒增加,產後憂鬱人數也相對提昇,醫師提醒,7至8成的新手媽媽在產後3週內情緒特別低落,但家人如果沒有充分關懷,10-15%會有產後憂鬱症,這時若不就醫治療,對媽媽和寶寶都會造成一輩子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6歲前的嬰幼兒,因邏輯、抽象學習等能力仍不足,多仰賴肢體與器官等感覺學習,尤其嬰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較易受到教養、環境等因素影響,甚至當感覺統合失調時,也會成為嬰幼兒情緒不穩的關鍵。父母在與嬰幼兒接觸時,通常會有較多的肢體動作,像是擁抱、親吻等;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中市一名58歲的男性患者,最近幾個月來,在左側鼠蹊部發現1個約2公分的棕色斑塊,當時以為是老人斑而不以為意,後來斑塊發生抽痛的感覺,至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診斷後,確診為惡性皮膚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任梁仲斌表示,由於患者鼠蹊部的棕色斑塊的邊緣呈不規則形狀,懷疑不是一般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成功控糖30年的前總統李登輝,為響應糖尿病弱勢病友募款,拋磚引玉捐出親筆落款磁盤做為義賣。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表示,糖尿病友積極使用胰島素,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避免併發症風險,但世界上有許多因當地欠缺醫療資源,無法積極控制的病友,透過這次義賣,希望帶動民眾支持糖尿病友的健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