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雯

爽爆新聞網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奠定台灣科技創新,從培育人才做起 !」為落實創新教學及全新虛擬線上共學方式,提供學生多元彈性的學習自主空間、並學習動手解決問題的科學素養,培育台灣VR人才不遺餘力的全球智慧型手機與虛擬實境創新設計領導者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TC」),與培育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隨著各類電子產品的普及,使得乾眼症、青光眼、白內障等眼部疾病越發盛行。因此,使用各類眼用製劑來治療或緩解眼部疾病的機會也隨之上升,為讓民眾正確認識、使用與保存方式,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特別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陳育潁藥師為大家詳細說明。使用前先洗手 同時使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219例本土病例,新北市123例最多,其次是台北市54例,苗栗縣則大幅下降至16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雙北地區快篩數量維持,但陽性率大幅下降,看起來是比較好現象,不過仍然沒有放鬆本錢,呼籲端午節大家避免移動。 ▲6月8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關節紅腫疼痛難忍,影響生活品質!中醫師楊斯宇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爲避免關節不可逆的變形,必須在發病初期開始使用藥物控制,及早治療,生活品質越好,雖然需要長期服藥,病情穩定仍有減藥的可能。類風濕性關節炎 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楊斯宇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旅遊、聚餐等社交活動等都逐步關閉,雖然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減重的最高原則,但是,飢餓感無疑是最大的阻礙者,不少人開始煩惱起這幾個星期宅在家養出的幸福肥;可以不挨餓,也能越吃越瘦嗎?減重不挨餓 拒絕含糖冷飲為首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認為,...

閱讀詳情 »

故事從Jasmin青春年華的23歲開始… 因為一場失去摯愛的傷痛,開啟了人生的另一座旅程碑,前進瑞士提升自己的專業,從美容到形體芳香療法,同時也向外國人學習了陰陽五行學說! 之後,從馬來西亞到臺灣,在臺灣生活與工作的30年裡,她的生命非常的精彩,精進的運用了陰陽五行學說在教育培訓職場上,從美容,芳...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爆發,緯來《風水!有關係》謝沅瑾老師,在2020年底就曾預言2021年將是疫情發展時期,並再次預言疫情將會於農曆五月過完後才能舒緩,因此農曆四、五月是關鍵!謝沅瑾老師表示,在古書《黃帝地母經》的2021辛丑年中提到「人民漸蘇息,六畜瘴逡巡。」古人談到的疫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個午後的門診,來了一位面目慈祥的老爺爺,他開口就問:如果我得了帶狀皰疹,會不會傳染給我孫子啊?因為他的孫子才剛滿月。醫師告訴他,小朋友要滿一歲才會接種水痘疫苗,所以還是有可能被家中得到帶狀皰疹的家人給傳染喔!這也讓醫師想起,多年前有一位住院醫師因為照顧帶狀皰疹的病人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國三級警戒期間,全民自主封城,人潮、車潮銳減,偏偏有一個地方依舊人擠人,引發民眾關注可能成為防疫破口!正是各地的傳統市場。經濟部今(2)日就宣布針對全台列管1100多處公有、民有市場將實施3大措施,包括「減少出入口」、「攤商與顧客全程佩戴口罩」以及「飲食外帶、禁止...

閱讀詳情 »

舉重選手在挺舉、抓舉後,槓鈴落地,因為緩衝防護墊無法完全吸震、產生重大聲響,或因彈跳不慎,長期引起耳膜或肢體傷害,中科院、台北市立大學攜手合作,研發高性能吸震緩衝防護墊,有效減震防止彈跳,大大提升保護,也讓選手更專心訓練。(李明朝報導) 新型高性能吸震緩衝防護墊特性,中科院軍通中心 簡定華主任表示...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