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爺爺的愛心 為了孫子打帶狀皰疹疫苗

爺爺的愛心 為了孫子打帶狀皰疹疫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個午後的門診,來了一位面目慈祥的老爺爺,他開口就問:如果我得了帶狀皰疹,會不會傳染給我孫子啊?因為他的孫子才剛滿月。醫師告訴他,小朋友要滿一歲才會接種水痘疫苗,所以還是有可能被家中得到帶狀皰疹的家人給傳染喔!

這也讓醫師想起,多年前有一位住院醫師因為照顧帶狀皰疹的病人而感染水痘,這位住院醫師只在小時候施打過一劑水痘疫苗,經過這麼久,體內抗體早就不足以抵抗病毒,而且成年人出水痘的話,症狀會比小孩嚴重,這位醫師還因為併發中耳炎和肺炎而住院治療。

為什麼老人家得到帶狀皰疹 會傳染給沒有抵抗力的小朋友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佳莉說,因為水痘和帶狀皰疹都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的。在孩童時,如果第一次感染這種病毒時會長「水痘」,之後大多數的人對這種病毒會產生終身免疫力,而不會再得水痘。但是有一些人,隨著年紀增長造成的免疫力下降,這個時候潛伏在神經節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會被刺激而產生成帶狀分布的皮疹水泡,就是所謂的「帶狀皰疹」。

由於人們到了中高齡免疫力會下降,得到帶狀皰疹的機率就會增加,根據研究結果統計,成年人在50歲以後得到帶狀皰疹的機率就會增加,之後60歲、70歲會逐年增加,直到80歲,幾乎約每3人就有1人得過帶狀皰疹。

身體單側灼熱刺痛、發燒 皮膚紅疹等症狀注意

楊佳莉表示,門診病人在帶狀皰疹的皮疹發出來前幾天,身體某一側可能會有皮膚不尋常灼熱刺痛感覺、偶爾病人可能會有倦怠感甚至發燒。接著皮膚會出現紅疹,成群水泡會沿著單側的體神經節成帶狀分佈,常見是臉部三叉神經和胸腰部是比較好發部位。接下來水泡會進入化膿、和結痂的階段,通常會在2-4周內痊癒,可能會留下疤痕和色素沈澱。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假如帶狀皰疹長的位置距離眼睛或耳朵太近,有可能會有併發症,像是造成角膜炎、結膜炎或聽力受損、顏面神經失調等問題。又如果帶狀皰疹是長在腰部或下腹部,則有可能會造成排便或排尿困難問題。有些人會造成神經損傷,那就有可能會引發所謂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這種疼痛感有時會拖很久,有時甚至好些年都很難恢復。因此一旦有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黃金72小時。

預防帶狀皰疹 打疫苗最好

想要預防帶狀皰疹最好方法就是施打帶狀皰疹疫苗,帶狀皰疹疫苗可以說是加強版的水痘疫苗,它的濃度約為水痘疫苗14倍,可以降低帶狀皰疹和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發生機率。根據疾病管制署建議,只要年滿50歲以上的人,就可直接自費施打一劑帶狀皰疹疫苗,不用去回憶是否小時候曾經出過水痘。對於已經得過帶狀皰疹的人,基本上還是可以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來預防之後的復發。

楊佳莉指出,目前使用的帶狀疱疹疫苗,它是一種活性減毒疫苗,但是最近有一種新的帶狀疱疹疫苗已經於2017年在美國上市,則是使用病毒表面的醣蛋白來作為抗原,是一種非活性疫苗,它同時添加了特殊的佐劑,可促進免疫細胞的活化,這可以強化注射疫苗後所產生的效果。只是新疫苗共需注射兩劑,間隔時間是2~6個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可以在台灣上市,這樣大家就可以有多一種的選擇。

【延伸閱讀】

2021世界血友病日巡迴挑戰! 醫師、專家騎飛輪助募款

什麼是精準醫學? 什麼又是NGS 基因檢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15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撰文/林玫妮 國人對防癌意識逐漸抬頭,「三餐蔬果」的概念,也漸漸深植人心。進入春天後,是讓身體排毒、淨化的好開始,趁著這個時候,煮一鍋鮮美的蔬菜湯,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還能補充身體的水分,一舉兩得。 這次特別以高麗菜為主角,製作鮮甜美味的湯品。雲林若瑟醫院營養師吳惠青說明,高麗菜屬於十字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網友火燒洋芋片,燒得又亮又久,原來是因為高溫油炸後所吸附的油脂在燃燒。醫師表示,高油脂食品吃多了會增加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風險,過多的鹽分及添加物也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洋芋片油脂含量高 吃多小心代謝症候群一團火焰熊熊地燒,有網友用火燒洋芋片,竟然能燒得又亮又久,根本就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由於國人藥物濫用惡習,加上許多慢性病患者未控制好疾病,導致台灣洗腎人口高居不下,因而有「洗腎王國」稱號。根據衛福部統計,截至2017年為止,全台洗腎患者已突破八萬大關,光是針對腎臟疾病就花費健保近五百億元,費用相當可觀。所幸近年來醫療技術進步,台灣器官移植風氣逐漸盛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近日曾有報導幼兒疑似接種六合一疫苗產生敗血性休克死亡,引起大眾恐慌。然而疾病管制署澄清,依照時間與病程,研判幼兒死亡非疫苗所致。綠膿桿菌侵犯抵抗力較差族群 致死率3至5成案例的9個月大男童,於2017年5月間接種六合一疫苗,後於8月出現發燒、嗜睡等症狀,疑似於疫苗接種部位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