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一名40歲女性胸口疼痛,吞嚥困難,食道灼熱感約一個月,過去有胃潰瘍病史。一開始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胃腸肝膽科吳治軒醫師認為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所造成的,給予胃藥服用,但是症狀還是沒有改善。於是安排胃鏡檢查,赫然發現食道長了數不清的白色斑點,診斷為念珠菌食道炎,經口服抗黴菌藥物治療之...
閱讀詳情 »醫療常識
不明發燒 咳嗽不只新冠肺炎! 這類惡性淋巴瘤10年大增5成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期間,面對不明原因的發燒、咳嗽,除了要警覺可能是新冠肺炎找上門之外,還有可能是惡性淋巴瘤症狀!尤其國內統計顯示警訊,在惡性淋巴瘤每年新診斷病例超過3千人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就占4分之3,相較於十年前的每年不到2千人,新發生個案數已經大增5成,身體的「燒、腫、癢、汗...
閱讀詳情 »吃保健食品紅麴 銀杏能補身?!當心,食用錯誤不良反應上身!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不論是電視廣告或聽親朋好友說吃紅麴、銀杏對身體好,看完介紹之後再想想自己的生活型態,總覺得有需要自我保健?先別急!紅麴、銀杏葉等產品容易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評估就食用,可能產生嚴重後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
閱讀詳情 »八大 繞境「打滿三劑」怎查驗? 指揮中心公布新版數位疫苗證明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起,指揮中心已經針對八大行業、宗教繞境下達「打滿三劑」才能入場、參與的新禁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30)日宣布,「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查驗程式」也更新查驗畫面,民眾只要申請下載使用就會出現「通過」畫面,方便查驗。另外,過去在國外打完疫苗回台無...
閱讀詳情 »疫情怕上醫院效應! 她拖到肛門「流湯 噴膿」大腸癌惡化四期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這2年大腸直腸癌早期新確診個案數明顯減少!背後原因多是怕疫情不敢到醫院,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聖捷說,該院就收治一名57歲婦人,2年前確診大腸直腸癌三期,先後電療、化療再手術切除腫瘤,沒想到後來因為疫情不敢到醫院,沒有定期回診,直到肛門與會陰部「流...
閱讀詳情 »【有影】本土+56!陳時中喊疫情散發了 「軍人 舞蹈班 檢疫所」又爆7不明染疫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16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56例本土個案及107例境外移入(5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強調,相對前幾天單日就有80多例,但多為同一工作場域,今日疫情...
閱讀詳情 »本土+33多點開花!中和公寓疑竄燒向彰化 北北基突爆6零星不明個案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9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例本土個案及63例境外移入(1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新增本土個案當中最引發關注的就是,中和某公寓一到三樓有住戶6人一同確診,緊急清空,且今日公布彰化多一起夫...
閱讀詳情 »清明連假照樣玩嗎? 陳時中拋戒慎不恐懼「可做想做的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進入「多點、不明來源」階段,清明連假還能放心趴趴走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向民眾喊話,「連假還是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但要有警覺,把口罩戴好、勤洗手並保持社交距離,尤其非特定的人更要保持好距離,戒慎不恐懼,有症狀就快去篩檢。 陳時中下午...
閱讀詳情 »陳時中公開喊「社區風險升高」 下令媽祖繞境要打滿3劑疫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9)日下午坦言國內已經是「多縣市、多點」有不明感染源,社區風險是升高的,需要密切觀察,不過,陳時中強調不用升級,因為跟世界比,台灣這Omicron規模還是相對小,只是要提醒民眾有症狀趕快快篩,要有自主意識,對自己好...
閱讀詳情 »新運動搭健康飲食吹起地瓜葉風潮
記者張錫銘/台北報導 雖然地瓜葉隨處可見、甚至在自家都可以自己種,但其實地瓜葉的營養價值很高,不僅熱量低、有助於減肥,更有提升免疫力、降膽固醇…等功效。World Gym Blog最近就分享地瓜葉的5大好處,不論是減肥族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吃,這是運動風吹向地瓜的開始。 World Gym B...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