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

李時珍食物療法150條 百年難遇的養生千古名方。“食物療法”是祖國醫藥寶庫中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食物養生治病,在民間一直被廣為流傳。藥食同源,運用食物養生治病,簡單易行,療效顯著,安全無毒花錢少,不出家門可自療。       1、治水腫:西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氣候很反常,有研究顯示,太平洋水溫已經升破過去出現聖嬰現象的年份,今年夏天可能出現超強聖嬰現象!也因此,今年入夏以來,天氣一直悶熱潮濕,導致女性私密處感染情形明顯增加。日前就有一名年僅14歲的國中生,因不安全性行為、加上未保持陰道通風乾燥,導致私密處反覆感染發作。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症蟬聯國人死因首位32年。衛生福利部公布去年死亡人數共15萬4374人,死者平均年齡為71.4歲。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其次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平均每11分44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男性為女性的1.8倍,前3大癌症死因,則為肺癌、肝癌,以及大腸癌。衛福部公布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時候胖,長大恐疾病纏身!炸雞、薯條是小朋友最愛美食,最新調查發現,國內近3成學童的腰圍超標,日後罹患三高、慢性疾病風險大增。營養師強調,腹部脂肪堆積是導致成年後肥胖,以及罹患慢性疾病的主因,建議家長定期幫孩子量腰圍,養成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的好習慣。董氏基金會今年5至6...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為去除精神病人汙名形象,台灣精神醫學會與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積極推廣「精神分裂症更換譯名運動」,衛生福利部也呼應該項活動,今年5月召開跨單位研商會議,全面推動Schizophrenia中文譯名由「精神分裂症」正式更名為「思覺失調症」。日本花了7年的時間,在2002年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年老時,你最怕什麼呢?根據調查發現,年過四十的民眾,有六成最擔心老了失能要人照顧;但是,對於失能後的照護費用,竟有七成民眾並未規劃,值得各界注意。該項調查是由「今周刊」與世新大學針對全國22縣市40歲以上民眾,進行「國人長壽風險意識大調查」,總樣本數為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學指考日期逼近,加上天氣炎熱,許多考生壓力大難免情緒不穩,甚至睡眠也受到影響!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黃莉雯設計3款茶飲,包括「清肝益智茶」、「養心定志茶」及「抗疲生脈飲」,幫助考生提高讀書效率、增進睡眠品質,順利應考。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黃莉雯指出,從中醫的觀點來看,考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上周國內登革熱確定病例,共新增8例本土病例及5例境外移入病例,新增的本土病例都居住在高雄市,分別為前鎮區及小港區。該署強調,近日各地常有局部豪大雨發生,應加強環境積水清除,若未主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最高罰鍰1萬5000元。根據疫情資料顯示,今年截至6月2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輕微壓力有時可以刺激大腦運作、提升工作效率,但若長期處在壓力過大的情況下、卻沒有適當紓壓時,可就得小心了!臨床上,就有不少民眾因為壓力太大,而產生記憶力衰退的情形,腦子一片空白、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主管交辦的事項無法如期完成。醫師指出,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可大幅減緩記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醫療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愛美人士對於免動刀的高科技儀器都趨之若鶩,期望在術後能夠達到無痛、無傷口且看到效果的療程,免去為了愛美還要花時間休息復原醜態的窘境。日前一名年約三十歲的新手媽媽,每天日夜顛倒的照顧新生兒,天天熬夜及輕忽保養之下,臉部初老鬆弛及皺紋問題首當其衝的展露...

閱讀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