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愛的故事]生死一瞬間 行善要及時|台灣血液基金會

家住北港的「庒脚仔人」陳呈全先生,行事低調、寡言木訥,育有2個女兒。民國79年編入消防隊,擔任苓雅小隊長已達25年。此次高雄氣爆事件,他就在苓雅區現場調度灑水降温,二次爆炸起火,生命就在他指尖溜過,令他感觸特別深。

[愛的故事]生死一瞬間 行善要及時|台灣血液基金會

陳呈全先生

 

回憶案發當晚,同仁接獲報案英勇救災,卻不幸一個個在瞬間的火球中罹難,為國捐軀的情景,他頓時語帶哽咽、眼眶泛紅。陳呈全表示,人生在世,生命如此脆弱,生死不過一瞬間,行善要及時。能在這次災難中幸運逃過一劫,或許是平常有捐血、累世行善的因緣才能夠倖存,現在的他更加認識生命、珍惜生命。

陳呈全也曾於102年2月22日執行值班勤務時,拒受民眾餽贈,充分展現消防人員廉能品德風範,並樹立公務員廉潔、效率、便民清新形象。他也是「雲林後備憲兵聯誼會」的成員,只要是後憲舉辦捐血活動的日子,都會克服萬難回來參與。

他自民國89年開始捐血,動機是為了身體代謝的健康,後來愈捐愈有精神且能救人,至今捐血已達38次。除了捐血,他也默默參加消防隊內的愛心基金會,捐款做公益。平常出勤時看到車禍、火災、疾病老人或生活困苦等待救助;或學校小朋友繳不出營養午餐的,他都二話不說情義相挺。雖然他能做的不多,但是他總是義不容辭傾囊相助。他常常自勉的一句話:「活著的目的是要救更多人」,捐血的目的也是一樣「為了要救更多人」。(張坤杉)

【原文出處:台灣血液基金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捐血在台灣已經40年了,台灣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國家,然而你可知道在民國60年代,那時候醫院的血庫,還是由血牛在把持...

40周年重新製作的簡介影片中,特別邀請到沈秋宏先生(前凱撒飯店主廚,現自營早餐店,捐血1,413單位)、喻家貞小姐(視障捐血人,現為按摩師,捐全 血139單位)、許德英先生(是用血人也是捐血人,前飛官及前任職華航飛安部,捐血264單位)、林子巡醫師(熱血醫師)、張育禎小姐(受血人,海洋性貧 血患者)協助拍攝,讓他們娓娓道來捐血與受血的心情故事,這些故事,感動了我們,相信正是最美也最真切的無私之愛。

現在就來下面這段影片吧~[愛的故事]生死一瞬間 行善要及時|台灣血液基金會

[愛的故事]生死一瞬間 行善要及時|台灣血液基金會 [愛的故事]生死一瞬間 行善要及時|台灣血液基金會

 [愛的故事]生死一瞬間 行善要及時|台灣血液基金會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李盛雯/台北報導 近年來台灣健身風潮夯,不少追求完美體態的男女,花費大把時間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但往往一段時間下來,雖然穿衣顯得更有線條了,一脫衣服仍有些部位怎看都「肥肥的」剷也剷不掉?國內醫美整形醫師點出關鍵所在,包括蝴蝶袖、腰腹、大腿內側,甚至男性...

閱讀詳情 »

鄉下地方許多人的腳踝或是手肘,常因工作或上了年紀導致受傷腫脹,在門診除用服藥或打針,會建議病人選擇用關節鏡微創手術,來改善病情。  盧昇宏醫師表示: 迷你關節鏡體積更小,傷口更小、恢復時間更快,不需要放引流管,基礎手術約半個多小時,修補手術視情況約2至3小時,如換成傳統手術整個關節處打開...

閱讀詳情 »

▲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葉德輝(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北報導 鼻塞只是小毛病,忍一忍、自然就會好?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觀念,遇到鼻塞就以嘴代鼻,使用嘴巴呼吸不理會鼻塞,國內名醫、台大醫院耳鼻喉部鼻科主任葉德輝警告,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放任「病從口入」,尤其不少人有慢性鼻竇炎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程子奕/台北報導 找出以科技為導向的成熟新創團隊代表台灣打國際盃,林口新創園國際創業家大賽(Global Hack 2020)透過輔導機制,在四大領域中帶領台灣新創走向國際,並讓國際新創落地台灣。剛揭曉的複賽名單,遴選出適合到國際發展的Top 10新創團隊,Global Ha...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