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延禧》吳瑾言狠甩7kg!無痛減肥大公開〜營養師:這些「眉角」要注意

你追過了嗎?在國內掀起熱潮的清乾隆宮鬥劇《延禧攻略》,因為太吸睛,在愛奇藝的播放量已經突破1億大關,創下最高記錄。劇中個個女演員爭妍鬥麗,其中,飾演魏瓔珞的27歲女主角吳謹言,為了亮相更清瘦楚楚可憐,採取「無痛減肥」狠甩7kg。原來她的減重秘密武器除了運動,還搭配「631飲食法」。想不到,國內營養師也「按讚」,但是,提醒執行此種減重法,仍然有一些「眉角」要注意,才能健康瘦!

《延禧》吳瑾言狠甩7kg!無痛減肥大公開〜營養師:這些「眉角」要注意

「631 飲食法」:早、午、晚餐進食的分量比例為6:3:1

什麼是「631 飲食法」?根據了解,即將全日飲食分成十等分,早、午、晚餐進食的分量比例為6:3:1,早餐的分量佔最多,按比例吃六成,午餐吃三成,而晚餐則是全日飲食分量的一成,也就是晚餐只吃全日食量的10分1,且晚餐盡量避免澱粉質。至於飲食完全戒掉白飯,改成糙米,並以蔬菜、水果或蛋白質為主,即維持多菜少肉、少油少糖的原則。

這種將三餐分成早午晚依照6:3:1的十等分的進食方法,到底好不好?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重點是一整天的總量攝取、營養素夠不夠。一般上班族在早上、中午、下午,都是活動消耗腦力最多的時間,需要較多的食物能量;而晚上如果排除應酬,正常人養生應該要攝取較少的食物分量,晚餐輕食是可以的,只要白天達到均衡飲食,晚餐少吃一點,並不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反而是晚上如果吃很多的話,就很容易造成活動量下降,然後堆積換成脂肪。

晚餐戒掉白飯改成糙米 營養師: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穩定血糖

依照「631飲食原則」的攝取食物內容來看,比較特別的是晚餐戒掉白飯,改成糙米,營養師趙函穎表示,這一點是蠻好的選擇。但是,如果容易便祕的朋友,不如可以換成地瓜、南瓜、玉米粗纖維澱粉,效果會更好。因為,糙米跟紫米,還有這一些粗纖維的澱粉,都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也比較不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甚至轉換成脂肪堆積,而造成肥胖。對於晚上比較沒有聚餐消夜應酬的人來說,比較容易執行,且控制體重效果會加分。

《延禧》吳瑾言狠甩7kg!無痛減肥大公開〜營養師:這些「眉角」要注意

(圖片/取材自吳瑾言微博)

《延禧》吳瑾言狠甩7kg!無痛減肥大公開〜營養師:這些「眉角」要注意

「631 飲食法」即將全日飲食分成十等分,早、午、晚餐進食的分量比例為6:3:1。

健康的瘦身飲食:蔬菜分量要足夠 避免高油高糖下午茶

不過,站在營養科學的角度來看,健康的瘦身飲食觀念,仍然會建議,一般上班族女性蔬果還是要吃到至少5份以上,在營養師趙函穎的減肥門診經驗,經常看到的都是大家一整天都吃不到什麼蔬菜,便當裡面的蔬菜少的可憐;最多吃兩個拳頭分量的蔬菜,就已經嚇嚇叫了。

另外,澱粉盡量避免精緻澱粉,像是麵包、麵條、白飯,盡量建議換成糙米、紫米,或是全麥麵包,都會來得比較好。還有要避免高油、高鹽食物,以及女生很喜愛的下午茶,包括甜點、蛋糕、雞排、珍珠奶茶等,盡量換成水果,以及有利健康的無糖豆漿、毛豆、茶葉蛋等,比較沒有負擔。

一個良好的減重計劃,其實也要量身訂製,還是要依照個人的情況來評估,看看有沒有一些胃部疾病、排便不順等困擾,再加以設計減重飲食計劃,會比較適當。提醒,要健康瘦,不要一味追求骨感美、極低體重,畢竟太瘦很容易會有骨質疏鬆、月經不調等問題。

進行有氧運動,可以加速燃燒脂肪

除了飲食控制,吳瑾言平時會維持跑步之外,另外選擇的是跳芭蕾舞。趙函穎營養師表示,跳芭蕾舞可以強化肌肉線條,是不錯的選擇,對於一般想要積極瘦身的朋友,不妨多做一些有氧運動,可以加速燃燒脂肪,更有利於減重。

《延禧》吳瑾言狠甩7kg!無痛減肥大公開〜營養師:這些「眉角」要注意

除了飲食控制,吳瑾言平時會維持跑步之外,另外選擇的是跳芭蕾舞。(圖僅為示意)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50/636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也有失眠的困擾嗎?明明已經躺在床上準備睡覺,但大腦卻仍不停思考,長期下來不僅影響白天生活品質,更可能使糖尿病、關節炎、氣喘等慢性病或自體免疫疾病找上門。整合功能醫學醫師歐瀚文在《失眠診所:整合醫學醫師、營養師教你吃出好眠力》一書指出,若是習慣睡前滑手機,或使用3C產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10歲男孩小宏自小因心室中膈缺損持續於小兒心臟科追蹤治療,醫師建議進行關閉手術。過去這類疾病須採傳統開胸手術關閉心室中膈缺損,近年來可到外縣市醫學中心接受免開刀的心導管心室中膈缺損關閉手術。心室中膈缺損 基本聽診就能發現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小兒心臟科傅俊閔醫師表示,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頭頸部是人類身體器官中上最顯而易見,卻又聚集重要且複雜的生理功能的部位。一旦面部型態、重要功能受到疾病損害,易造成患者身心靈與日常生活的長遠影響。根據衛福部107年癌症登記資料指出,頭頸癌佔據台灣男性好發癌症與十大癌症死因第四名,儘管非致死率最高癌症,但倘若進展至晚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肌肉」能活化「免疫細胞」,提升免疫力,但隨著年紀增長肌肉流失,行動力退化,一旦進展成肌少症,臥床機率大幅提升,還可能加劇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引起感染、肺炎等併發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表示,根據「台灣肌少症風險」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成6的50歲以上民眾有肌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