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三人跳挑戰」夯!憂青少年仿效 大人你可以做3件事

「三人跳挑戰」夯!憂青少年仿效 大人你可以做3件事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最近網路瘋傳「三人跳挑戰(Tripping Jump Challenge)」,三人並排而站,左右兩邊的人先跳起,中間的人接著單獨跳起懸空時,左右兩人伸腳絆倒中間的人。中間的人失去重心頭部著地,有極高風險讓頭顱及頸椎受到嚴重傷害,目前委內瑞拉已有1名16歲少女因此頭部重摔身亡。

青少年處於自我發展階段 追求同儕認同

開學期間,許多師長擔心學生間仿效網路危險惡作劇,諮商心理師陳劭旻指出,青少年處於發展自我認同階段,重視同儕的認同與尊重,因此會努力融入及表現,降低了自我保護意識,就算有不當舉動依然會奮不顧身。

學習適當社會互動是青少年發展階段的功課,若師長發現不當行為,陳劭旻提出3點建議,協助引導青少年心智發展。

一、學習同理心

引導青少年思考,除了自己以外他人的感受。參與者是否會因此受傷或生氣?若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會有什麼心情?設身處地的能力需要透過教導,才能發展出同理心。

二、引導正向互動

青少年進行不適當遊戲,很多時候是因為不知如何正向健康互動。師長可協助孩子思考,哪些話題能引起同儕興趣?或是別人發起話題時,自己如何回應能讓話題盡興?師長也能主動提供正向互動的機會,如運動、桌遊都是好選項。

三、留意名為遊戲的霸凌

有些遊戲是把快樂建立在欺負同學上,本質就是霸凌。師長觀察到學生可能因遊戲遭受傷害,或拒絕遊戲而受欺負時,可以主動介入限制。

若青少年同儕持續邀約進行不適當活動,師長能教導並陪伴孩子練習「拒絕」。特別是在同儕相處情境下,容易有「不做這件事就完了」「不跳會沒朋友」等毀滅性思考逼迫,但事實是即使做到同儕要求,狀況也不會特別有所改變。

引導過程中,並非讓孩子放棄與同儕的相處需求,而是思考自己行為真正要的是什麼?做了能否得到想要的東西?青少年才能在選擇中理解自己在意的事,以及怎樣的行為能滿足自己需求,不會因追求認同而害人害己,從而學習建立適當的人際關係,建立自己支持與信賴的社會網路。

【延伸閱讀】

當心!新冠肺炎、流感雙雙來襲 慢性病患者罹重症機率高

【愛護卵巢愛自己】卵巢癌切乾淨仍復發 標靶藥獲控制

【健康Live直播】遠離病毒! 全台藥師與您同心抗戰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3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孕婦暴露於二手菸會影響嬰幼兒出生前後的存活與兒童的健康和發育,且全球每年約120萬人因二手菸死亡,其中15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為6萬5,000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聲明,孕婦吸菸將導致嬰兒猝死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增加了1倍;若孕婦暴露於二手菸中,死產風險增加了23%,先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疼痛,對現在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很常見的狀況,不論是肌肉痠痛,更或者是跌打損傷等,許多人可能抱持著去藥局買止痛藥吃,或者是吃普拿疼的想法,但止痛藥真的可以這樣吃嗎?止痛藥分3種類 單純止痛須注意服用劑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林威廷說,止痛藥有分為單純止痛、非固醇類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七年級生小惠,在醫中擔任護佐時已施打B肝疫苗,轉職其他醫院,在新進員工健康檢查後,赫然發現B肝抗體檢驗為陰性;而在港星吳孟達因肝癌病逝消息的衝擊下,慌張地向感染科求助。經過醫師詳細問診,建議先施打疫苗,再抽血檢驗是否呈現陽性。B肝疫苗接種 高危族群才需補打樂生療養院感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彰化一名59歲張先生,曾是老菸槍,近來感到胸悶,以為是肺部不適所致,直到日前出現胸痛、冒冷汗,緊急叫救護車,消防局人員在救護車上以12導程心電圖機檢查,將圖像傳至醫院,經醫師判讀為心肌梗塞,讓患者未到院前就備妥急救準備,一到醫院立刻採以心導管室手術,成功救回心血管堵塞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