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台灣精準醫療計劃」啟動 基因科技與AI跨界整合

「台灣精準醫療計劃」啟動 基因科技與AI跨界整合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精準醫療刮旋風 看基因決定標靶治療

精準醫療成為各國醫學重點,其中癌症治療臨床應用逐漸普及,揮別傳統一體適用的治療策略,為患者量身打造療法及藥物,例如標靶治療,就是看準特定癌症基因標的作用,為病人找出最有效益且副作用最小的治療方式。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所長暨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陳立宗說明,大家都知道,以前傳統化學藥物治療對晚期肺癌的療效相當有限。然自從EGFR抑制劑導入後,具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治療成果也開始有顯著的提升,大家對此類的標靶治療藥物治療就充滿期待,許多針對發生率不高的各基因變異的不同標靶藥物也逐漸被開發出來。因此,如何更有效偵測各不同基因變異的病患群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國衛院整合部會能量 啟動台灣精準醫療計劃

藉由基因檢測,能分析出個體的基因標靶,有助於找出對應藥物。近年來所發展的次世代定序技術,已能一次找出最多四百多種基因標靶。若能建立台灣本土癌友基因資料庫,將有助於癌症預防、診斷,甚至找出新藥。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表示,國衛院整合科技部、經濟部及衛福部能量,啟動以癌症為主的「台灣精準醫療計劃」,內容包含跨院整合電子病歷,串聯數據由AI進行大數據分析。除了善用目前龐大的健保資料庫,更預計在5年內與七大醫學中心合作蒐集一萬名癌友基因資料,打造獨屬台灣的癌症資料庫。

梁賡義指出,通往精準醫療的路上需要很多的配套措施,包括優良的基因檢測設備及人工智慧的醫療運用。甚至各種的病歷資料,若是能統合,也有助於進一步分析作為臨床醫師治療的參考依據,讓各方克盡其功,才能帶來最好的醫療。

陳立宗表示,台灣的健保資料庫並未要求登錄癌症病患在接受治療後的反應及副作用。申請健保標靶藥物時雖需附相關基因檢測資料,但基因檢測並未全然由健保給付,資料也未完整也未登錄。希望藉由這次的台灣精準醫療計劃,也有機會成為改善不足之處的契機。

台灣癌症精準醫療高峰論壇 集結專家掌舵精準醫療未來

為進一步推展精準醫療,國衛院與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在1月17日舉辦「台灣癌症精準醫療高峰論壇」,集結各地醫療專家,聚焦台灣癌症精準醫療未來規劃、策略執行與實務應用。

梁賡義說,高峰論壇的與會專家雖然是以醫師為主,然而透過專家們針對精準醫療的討論,能進一步讓議題發酵,有機會登上媒體版面,在整個過程中,民眾衛教也很重要,因此也能藉由論壇高峰會,以研究計劃的形式鋪陳,讓相關資訊得以推廣到民眾端。

台灣醫療與科研實力有目共睹,隨著基因科技、AI應用的投入與更多生技業者資源投入,也許能讓台灣再創產業新藍海,精準醫療的未來也精彩可期。

【延伸閱讀】

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車隊推「行動AED」撐起全民急救網

 B肝藥不能亂停! 醫:半數以上患者恐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坊芸報導)想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現在只要使用健保卡上健保署官網,就能免費申請下載健康存摺,不但能可隨時隨地了解最近一年的門診等相關資料,就連近兩年的牙科就診紀錄也能隨時掌握,輕鬆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從104年5月26號起,就能開始使用健保卡上健保署官申請,不過第一次使用健保卡申請,...

閱讀詳情 »

少林寺果林老和尚,現年一百零三歲,仙風道骨。精神鐝鑠,聲若洪鐘,健步如飛,貌似六十開外。有人求長壽之道,師父說:「每日一碗十谷健康粥」。果林老和尚將秘方傳予徐上德醫師。 有一弱女子,被宣佈罹患鼻咽癌,其母每日親熬十谷健康粥,癌症竟奇蹟似地縮小,癌症指數降為正常,主治醫師直呼不可能,問其吃何種藥物,...

閱讀詳情 »

又來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應景美食「粽子」自然是少不了。但是,國民健康屬也體醒大家,粽子普遍高油、高鹽又低纖維,吃多了不僅造成腸胃負擔,也容易讓身材走樣,帶來更大的健康風險。最近就有研究表示,肥胖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將會提高兩倍之多。 別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最近美國哈佛大學及瑞典學者一項針對約24...

閱讀詳情 »

1、西瓜: 選好西瓜後,這樣切,方便嘴小的人吃,而且也不容易弄髒衣服。 2、橘子吃橘子只需3刀!頭尾一刀,中間一劃!最後慢慢撕開即可! 3、芒果 吃芒果可以對邊切開,然後打格子,拿勺子一挖就脫落。再來一遍真圖,看準了再下刀,把核給去掉。芒果丁好好吃! 4、山竹如何吃山竹,記得選好後,輕輕一捏,果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