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乾癬患者怕懷孕 醫分析4000人研究:風險不高免煩惱

乾癬患者怕懷孕 醫分析4000人研究:風險不高免煩惱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許多女性乾癬患者不敢懷孕生子,不只擔心用藥問題,更擔心疾病是否會遺傳。36歲的吳小姐就屬於這種案例,生完大寶之後,病情反覆,因為懷孕期間需要停藥,她沒有信心與病情相處,一直猶豫要不要生第二胎。所幸在醫師、家人鼓勵下,鼓起勇氣再生二寶,備孕到懷孕期間原本的藥物都停用,僅剩下外用藥膏與照光,但病情還是時好時壞,最後在生完二寶之後重新以生物製劑治療,恢復良好。

照光不受懷孕影響 需往返醫院較麻煩

吳小姐說其實照光成效不錯,但是在上班與家庭之間,很難抽出時間往返醫院,身上的皮屑紛飛也讓她擔心在照顧孩子時被誤食。幸好產後的治療讓她恢復良好,雖然因為藥物的關係放棄哺餵母乳,但她毫不後悔,直說兩個孩子真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鼓勵,乾癬患者不用擔心懷孕生子,現在的醫療都可以銜接並妥善控制。

研究超過4000名乾癬孕婦 懷孕風險並未飆高

乾癬好發於20-25歲及50-55歲,此類年輕患者正處於就業、談戀愛的年紀,也會影響到他們結婚生子的意願,黃毓惠醫師表示,門診中這樣的案例不少,擔心「是否會不孕?」、「疾病是否會遺傳?」、「藥物是否會造成畸胎?」,過去研究曾收入約1000位病友的資料,本次她擴大規模,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收集超過4000位懷孕乾癬病友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發現懷孕面臨的風險並不如想像中的高。

胎兒瘦小、早產機率不超過1.3倍 子癇前症、高血壓約1.5倍

過去研究已顯示,乾癬遺傳給子女的機率大約10%;而本次研究發現乾癬病友的胎兒,小於2500g的機率比一般孕婦僅多出27%,早產的機率也僅多出13%;至於胎兒會不會有其他先天疾病,研究顯示不會。

黃毓惠醫師指出,孕婦本人會有稍高的機率有子癇前症或妊娠高血壓,但約為常人的1.5倍左右,不比病友想像中的危險,只要在孕期中,由皮膚科及婦產科醫師密切注意即可。

乾癬病友欲生育 口服藥需停至少3個月

黃毓惠醫師強調,乾癬病友若有生育計劃,大部分的口服藥(如免疫調節劑)在停藥之後的3個月便無礙,只有A酸代謝較慢,需停用2年,至於施打生物製劑的病友,則須按照每個人的嚴重程度及體質,再與主治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針;照光治療不受影響,備孕期、懷孕、產後都可以接受。

門診中曾有因懷孕停藥而關節處病灶變嚴重者,但產後恢復治療都已無礙,黃毓惠醫師鼓勵病友若想生育,不要因免疫疾病而卻步。

坐月子時勿大補 保持睡眠充足、調適心情

針對乾癬媽媽孕後食補,黃毓惠醫師提醒,乾癬屬於自體免疫疾病,不建議服用增強免疫功能的相關補品,如人參、靈芝等,可能會使病情加重;就醫學觀點,其實營養均衡即可,以國健署公告的成年人每日攝取量為準。

醫師也呼籲病友不要熬夜、保持睡眠充足,若因為照顧新生兒時計劃總趕不上變化,更需要好好治療,調適心情,壓力太大也可能使病情爆發,建議病友在孕期時可以上媽媽教室相關課程,和家人討論好之後新生兒照護的人力,超前部署,在病情與家庭中取得平衡。

【延伸閱讀】

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車隊推「行動AED」撐起全民急救網

 B肝藥不能亂停! 醫:半數以上患者恐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五月底,先後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的王先生(化名)、王太太(化名),因肺炎症狀變嚴重,從專責醫院被轉送到花蓮慈濟醫院重症專責病房治療,經過中西醫團隊合力照護後已病癒,七月七日下午,院長林欣榮與醫療團隊悄悄為這對結婚將滿五十年的夫妻,提前慶祝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夏季來臨,每當日曬、汗水、高溫及濕氣刺激皮膚時,容易造成皮脂腺分泌旺盛。此時,若無法順利排出,則會使毛囊或皮脂腺阻塞,產生發炎反應,進而紅腫;若又發生痤瘡桿菌感染,則會使病灶化膿,嚴重甚至會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為了幫助民眾抗痘,食藥署整理出三大類預防面皰或治療痤瘡的相關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COVID-19疫情的蔓延而被迫24小時的綁在一起的家人,原本規律上、下班的通勤生活變成了居家辦公,雙薪且有孩子的家庭,甚至變成在家搶電腦辦公或視訊上課,沒有私人的空間、沒有可以靜一靜的時間,在這時期,情緒也變得更加敏感了,許多伴侶面臨相處上的爭辯,甚至發生離婚、分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營養師,我這個月的血磷7耶,我該怎麼辦!」、「別緊張,我們來看看你的飲食和服用磷結合劑有沒有問題!」 營養師林元媛指出,台灣透析病人發生率和盛行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長期透析對於透析病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是心理煎熬,並且要忍受透析帶來的許多併發症,其中控制高血磷,常常是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