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掃除迎新年小心誘發媽媽手 ! 這2部位痛快就醫

掃除迎新年小心誘發媽媽手 ! 這2部位痛快就醫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來許多人開始忙著大掃除迎接農曆新年,但打掃時可得多注意,一不小心恐誘發媽媽手!安南醫院骨科方啟榮醫師指出,媽媽手其實就是狄奎凡氏症,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不限於媽媽才會發生,包括工作需長時間重覆使用拇指施力、操作鍵盤、握筆、使用手機的3C拇指族等都是高危險族群。

慢性媽媽手 可藉由物理治療舒緩

媽媽手屬於肌腱發炎性疾病,也就是筋絡發炎,起初發作時手一動就會感到疼痛、腫脹等現象,屬於急性期,這時最好的治療就是多休息及保護。方啟榮醫師表示,因為手腕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關節,長期累積下來的疼痛,就會逐漸進入慢性階段,這時就可進一步藉由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及運動治療等方式改善症狀。

媽媽手反覆發作 可採侵入性治療

方啟榮醫師進一步解釋,物理治療包括熱敷、超音波與雷射,再配合藥物以及適度的運動治療,能針對慢性階段的媽媽手給予舒緩效果,但若為反覆發作、頑劣性疼痛等病患,則建議採以類固醇注射、葡萄糖水注射、再生治療甚至微創手術等屬於侵入性的治療,才能真正解決病症。

手腕跟拇指出現不適 應就醫檢查避免症狀惡化

狄奎凡氏症會被稱為媽媽手,主要是因孕婦在懷孕未期賀爾蒙的改變,讓肌腱及滑膜本身容易產生發炎反應,加上抱嬰兒時姿勢不對,埋下誘發病症的風險。方啟榮醫師強調,家家戶戶陸續投入大掃除,也讓臨床上因媽媽手問題就診的民眾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若出現手腕跟拇指不適情況,應盡快尋求骨科醫師協助,避免症狀惡化。

【延伸閱讀】

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車隊推「行動AED」撐起全民急救網

 B肝藥不能亂停! 醫:半數以上患者恐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痛經忍一忍就過去了!”目前有不少女性認為痛經不是什麼病,常抱著挺一挺就好的心態。而事實上,這種想法是很不明智。醫師提醒,痛經很有可能是患上慢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等疾病的報警信號,甚至有一部分人因此致不孕。所以,一旦女性有持續痛經難忍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不能掉以輕...

閱讀詳情 »

漸凍人隨著病情發展,身體功能最後就幾乎只剩下眼球可轉動;但是,只要有「阿春」眼控電腦,就可以眉目傳情喔!留學德國的著名鋼琴家彭怡文老師,即是靠著「阿春」,寫了三本書。 彭怡文就在其所出版的書籍中,暱稱眼控電腦為「春哥」;甚至指出,「每次與春哥幽會後,內心就踏實多了,較不容易胡思亂想或移情別戀。一年多...

閱讀詳情 »

子宮內膜癌是指發生在子宮內膜的癌症,也稱子宮體癌,目前發病率有上升趨勢,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於宮頸癌。儘管子宮內膜癌的原因還未完全闡明,但根據病人及流行病學資料統計和分析,發現與以下因素有關的婦女易發生子宮內膜癌。 1、經濟收入高的、受高等教育的人與較貧窮者比較,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高...

閱讀詳情 »

研究發現,罹患憂鬱症與基因有關,甚至生活滿意度也和基因相關;精神科醫師呼籲,憂鬱症病人除了應接受藥物治療外,更應該要正向思考,平常多去運動和做些有趣的事,可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 該項研究是由挪威公共衛生研究院與奧斯陸大學共同合作的研究,比較了同卵與異卵雙胞胎的縱向資料,以探討罹患重度憂鬱症,與整體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