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雙腳無力當心是肌少症惹禍! 治療師揭關鍵預防3招

雙腳無力當心是肌少症惹禍! 治療師揭關鍵預防3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肌少症在台灣已被視為疾病看待,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速度甚至遠快於日本,也因此肌少症議題逐漸被各界重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楊育菱物理治療師指出,老人因老化導致身體肌肉量減少、肌力減弱時,且伴隨活動量降低,甚至活動功能變差就為肌少症所引起,嚴重時不僅會造成失能,也恐增加死亡風險,不得輕忽嚴重性。

70歲嬤雙腳易無力 原來肌少症惹禍

一名70歲阿嬤,因肌少症造成肌力下降,無法長時間行走,導致與家人出遊時,在景點走個十分鐘就感到雙腳無力,讓阿嬤擔心掃了家人旅遊興致。楊育菱物理治療師指出,其實要預防或治療肌少症,可從營養、藥物以及運動等三種方式開始著手,以降低肌少症帶來的傷害。

每天攝取足夠蛋白質 降低肌少症發生率

楊育菱物理治療師解釋,在營養方面,建議每天要攝取1.2至1.5g/kg的蛋白質,像是牛奶、黃豆、花生、雞肉等皆可分在三餐,以攝取含有白胺酸的蛋白質;此外,也可多吃鮭魚、鮪魚或起司、蛋黃等,或含抗氧化物質的蔬菜、水果,補充足夠的營養。

遠離肌少症 從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座起 

至於在藥物上,目前臨床上有一種常用的降血壓藥,不僅具有增加肌肉組織,也能幫助改善生理作用,但使用藥物時要多注意,建議不使用含有生長激素、男性荷爾蒙、女性荷爾蒙等藥物較佳,最後在運動部分,包括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等阻抗性運動,都屬於預防肌少症較佳的玉棟方式。

楊育菱物理治療師強調,運動建議每週至少三次且每次至少30分鐘,但要注意運動時應考量自己的體力,建議以可耐受的低強度運動開始,慢慢增加運動時間與強度,才能避免造成身體傷害。

【延伸閱讀】

不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車隊推「行動AED」撐起全民急救網

 B肝藥不能亂停! 醫:半數以上患者恐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9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邱智慧報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李建勳醫師表示,常壓性水腦症好發於老人,是由於腦中的腦脊髓液積聚過多導致腦室擴大,造成神經的損傷,表現出來的典型症狀包括行走困難、尿失禁與失智。這三個症狀分開來看,常會被歸因於自然老化而忽略了就醫。由於老人家也可能同時罹患多種疾病,診斷上有時相當...

閱讀詳情 »

  (示意圖-圖來源cosmiq)  研究人員發現,吸菸或者吃烤肉等在體內聚集的強致癌物質多環芳香烴,在喝紅酒後會顯著降低,特別是喝了100%葡萄原汁的紅葡萄酒。專家建議:在人們熱衷於吃煎烤食品、快餐類食品的今天,晚飯喝杯紅酒不失為一種值得推薦的健康生活方式。晚飯喝杯紅酒,積存...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 1 2 下班回到家,可以卸下工作好好休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但是有些看似休閑養生的習慣卻不利於身體健康,特別是在晚上9點後,下面我們來看看晚上9點後不適宜做的7件事。   1、別吃鈣片、維生素補充劑 很多人會在臨睡前吃鈣片、複合維生素等保健營養品,但這些也會給腸胃增加不必要的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