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客製化」菜單 解決慢性患者營養問題

「客製化」菜單 解決慢性患者營養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台中1位年近80歲的張爺爺,因血糖控制不佳,每月都得由家人帶至醫院看診,張爺爺平日三餐由家人準備,飲食上儘量依據營養師建議控制食物份量,但張爺爺因牙口不好也不愛吃蔬菜,每餐幾乎只能勉強吃個2、3口蔬菜,家人擔憂張爺爺的身體健康,不斷提醒爺爺健康飲食的重要。
牙齒不好 蔬果攝取差
無奈的是,爺爺不想接受、也不想改變飲食習慣,但想要好好的控制血糖,這要的要求讓家人不知如何是好。在求助無門之下,家人只好帶爺爺前往營養師門診。
收治病例的臺中醫院林淑湄營養師表示,爺爺因牙齒不好,無法好好咀嚼食物,因此不愛吃蔬果,導致蔬菜類攝取不足,進而影響血糖控制與便秘的問題,終於讓爺爺的糖化血色素降下來。
知易行難 慢性病患者飲食多不均
營養師表示,大部份有慢性疾病問題的民眾,透過醫師診療及營養師的疾病飲食衛教指導等方式,皆可獲得基本的疾病飲食控制觀念,但「知易行難」,尤其是老年人,常因為知道要飲食控制,但郤是無法做到均衡飲食或疾病飲食的控制,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老年患者大多遇到的問題是對於六大類食物種類分類與代換量不正確、因咀嚼或吞嚥問題造成蔬菜類攝取不足、烹調者缺乏疾病飲食與食物製備的相關知識。
林淑湄營養師指出,糖尿病病人目前建議的飲食以均衡飲食為基礎,控制總醣量攝取,並且積極的運動為主,根據年齡、體重等變異項,每個人可以攝取的總醣量都有所差異,通常營養師會先了解民眾平常生活的飲食習慣。
進而給予「客製化」的飲食建議,除了糖尿病病人,其他如代謝症候群、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營養不良、特殊營養需求(如:管灌飲食調整、吞嚥或咀嚼困難…等飲食)、健康促進等問題,在飲食上常常面臨不知道怎麼吃的窘境,臺中醫院為落實高齡友善之社會政策,針對高齡長者提供一站式的整合醫療,設立長青特別門診廣納老年醫學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新陳代謝科、中醫、身心科、復健科、心臟內科等,提供高齡長者完善的健康照護。
而近日更納入營養師提供營養健康的管家式諮詢,由長青特診中糖尿病特診及三高特診的專科醫師評估病人的健康需求後,將病人轉介至營養諮詢特診,由營養師進行個別客製化的營養諮詢,協助訂定專屬的營養改善計畫,並且定期追蹤,確認營養改善的進度。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9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因武漢肺炎疫情,高中以下學校開學日延後至25日,隨著疫情擴散,加上出現首例死亡個案,甚至有社區感染之虞,學者建議,下修發燒定義至37.5度。指揮中心表示,學校人員使用額溫槍測的是皮膚表面溫度,就是以37.5度為發燒標準。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與職業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月15日各級學校開學,衛福部疾管署提醒,雖然目前不是腸病毒流行期,但全年都有腸病毒傳播風險。上周新增2名重症病患,新光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林姃慧提醒,防範腸病毒最有用的方法就是洗手,一定要提醒孩子隨時保持手部清潔,如果孩子發燒也不要過於緊張,應讓醫生判斷確診原因。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花蓮報導】面對部分地區回台民眾必須暫緩捐血,讓血液使用量可能減少,花蓮慈濟醫院與台北捐血中心花蓮捐血站合作,18日在大廳門前設捐血點,號召醫院同仁、志工與鄉親響應,一起上「捐血車」捐血。趕在捐血年齡65歲上限前來捐血的院長林欣榮表示,非常感恩院內同仁相互邀請,挽袖緩解血荒,而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為防範「COVID-19」(武漢肺炎),健保署依照行政院院陳其邁副院長與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指示,將旅遊史提示名單擴大收載,除了針對出境至「高風險地區」包含中港澳、新加坡及泰國,就連返國出發地點為非「高風險地區」者,也都納入旅遊史提示名單。 第三國入境者名單加入 皆列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