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快樂缺氧」被告知插管要緊嗎? 專科醫師解釋原因

「快樂缺氧」被告知插管要緊嗎? 專科醫師解釋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來得又快又急,加上「快樂缺氧」的特殊徵兆,許多患者會在尚無不適的狀況下,被醫護人員告知需要插管,因此產生畏懼、抗拒的心理,恐致延誤治療。

新冠肺炎插管  病人拔管轉病房

台北慈濟醫院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之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已成功為44名插管病人拔管,順利控制病情,其中最年輕者32歲,最年長者90歲。胸腔內科藍冑進主任指出,及早插管不只是為了搶救生命,更有爭取時間讓藥物發揮作用、助於提早拔管的多重用意。

病患長時間缺氧     插管幫助呼吸

一般而言,臨床醫師會依據病患動脈內氧氣的壓力(PaO2)以及給氧分率(FiO2)來評估病人的氧合指數,確認是否缺氧。如果需要插管,會適時使用鎮定劑、肌肉鬆弛劑協助病患放鬆,減緩不適,而新冠肺炎患者因具傳染風險,醫護人員須著全套隔離裝備,不僅影響手感、視野,也增加插管難度,因此,往往會與麻醉科醫師共同合作。

此外,病患氧氣濃度不足(氧合指數小於150mmHg)、呼吸費力,嚴重至輔助肌肉明顯用力,以及出現意識障礙甚至休克,都是臨床醫師會考慮插管的情況。

插管後觀察    可自主呼吸即可拔管

藍冑進主任說明,插管後若病況穩定,醫療團隊會逐步將鎮定藥物減量,調整呼吸機的壓力模式,從完全由機器幫助呼吸,改成輔助呼吸的模式,最後再執行自主呼吸訓練,若插管病人可以在不倚靠機器的狀態下自主呼吸半小時到兩小時,就可以考慮拔管。

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    避免插管

插管不是沒有希望,但對許多新冠肺炎患者而言,礙於自身沒有不適的緣故,當臨床端給予醫療建議時,往往無法接受。藍冑進主任特別說到:「現在針對缺氧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臨床也會視病人情況予以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降低插管機率甚或有改善呼吸衰竭,免於插管的可能。」

【延伸閱讀】

友華捐贈祛痰藥 可助近3300位新冠肺炎病人

牙齒亂等長大再矯正? 醫師籲:『有幾種情況,矯正不能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4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Text/美麗佳人 Photo/ 達志 專業諮詢/景升診所邱正宏院長、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陳怡靜營養師、營養師陳怡錞 Donna 明明晚餐吃很飽,到了晚上九點、十點,肚子還是咕嚕咕嚕叫,這時該選擇拼命忍住飢餓,還是不顧一切地大吃大喝?其實只要有正確的擇食觀念,跟良好的飲食習慣,吃宵夜也可以很健康!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今年就讀大一的小華,身高直逼170公分,但父母身高僅有150公分左右,親友們都對他的身高感到意外!原來,因為擔心孩子會「低人一等」,小華8歲時便前往醫院求診,家長期望能透過醫師建議及治療,改善家族性身材矮小的問題。小華起初身體檢查並無異狀,其身高雖然偏矮但仍在正常範圍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個人明明只有兩隻手,卻有人不自主地把自己活的像八爪章魚一樣,大事、小事都要干涉,家裡、公司都要掌控,小心可能是具有「章魚性格」。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章魚性格」的人對別人或事情的掌控性強,身心容易耗竭;若沒有適當調整做事方法或心態,長期恐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失眠或...

閱讀詳情 »

就像大家也知道的,洗澡有益美容健康。泡澡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身體有放鬆感。 不過,也是有在洗澡時做了,反而離美麗越來越遠的NG行為。 這次,要介紹洗澡時不建議的4個NG行為,以及洗澡時必養成的習慣。   洗澡時不建議的4個NG行為 (1)敷臉 認定洗澡時敷上面膜,血液循環變好,效果也一定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