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健全「醫院門診整合照護計畫」 提升多重慢性病照護品質

健全「醫院門診整合照護計畫」 提升多重慢性病照護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讓我們看到國內外的多重慢性病人因免疫力低,在染疫的重症率、高致死率,甚至突破性感染。醫改會劉淑瓊董事長指出,若未能有效回應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醫療需求,不僅會增加病人安全風險,惡化多重慢性病人醫療照護品質,更會成為民眾與健保的沉重負擔。

老年人口+重慢性病人多 整合照護計畫執行力低

因應多重慢性病人逐年增加的醫療照護需求與醫療成本,健保署自98年起試辦、105 年開始擴大辦理「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照護計畫」作為解方,至今執行率卻不到5成。

劉淑瓊董事長總結,從健保署健保財務收支檢討報告中,提出惡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老年人口等多重慢性病人的整合性醫療匱乏。而設計不當所造成的「有心無力」與「有名無實」,還可能惡化病人對整合醫療的可近性以及照護的連續性。

短期即刻轉型 長期一大整合

因此,醫改會呼籲,健保署應積極檢討整合醫療政策,並提出以下訴求:

短期—即刻轉型:

一、全面檢討現在因陋就簡的「醫院以病人為中心門診整合計畫」,及其收案條件、給付項目、支付標準不合理,以及監測指標不能反映實務需求等問題。

二、針對有意願推動整合醫療服務的醫療院所,輔導院所發展因地制宜的整合模式與操作方式。

三、強化民眾宣導,並提供可簡易查詢符合自身需求的整合門診照護院所名單,讓目前160家的門診整合服務更能讓民眾所知所用。

長期—大整合:

一、 應從預防到治療,從醫院、基層診所到社區,跨司署統合現有的各類整合計畫,如: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等,以提高慢性病的照護連續性與協調性。

二、 應針對高醫療資源使用及多重共病病人,強化疾病管理,並就同院的住診及門診、跨院與跨層級進行整合及提升個管監測系統,完善醫療體系間的銜接和轉介機制。

醫病關係皆改進 醫療環境需整合

劉淑瓊董事長建議,民眾聰明就醫,破除廟大和尚靈、名醫才好的迷思,若自覺有多重慢性病、多專科、多用藥等複雜就醫困境時,可主動詢問有無提供整合服務。

【延伸閱讀】

助染疫康復者回歸正常生活! 健保署開辦「整合門住診照護」

分級醫療垂直整合 標竿醫院完善上路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9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千萬別喝蜂蜜 因為喝了,你會發現你開始嫌棄其他飲料了,蜂蜜是唯一沒有添加劑的飲料,它健康。   千萬別喝蜂蜜 因為喝了,你會發現你以後怎麼吃也不會胖,浪費糧食!喝蜂蜜會去油解膩,燃燒脂肪。   千萬別喝蜂蜜 因為喝了,你會發現咽喉炎好了,即使熬夜火氣也消除的很快,不用擔心上火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新年開始第一天,許多民眾會參加元旦健走或慢跑活動,象徵健康活力一整年;但是,復健科醫師提醒,若沒有做好熱身及伸展,恐怕會使跑者膝上身,除了膝蓋疼痛外,嚴重者甚至無法走路。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劉建廷指出,冬天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好發季節,又稱為跑者膝,民眾常因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兩岸三地互動頻繁,往返兩岸的旅遊人數大幅攀升。流感病毒傳播力強,症狀較嚴重且型別的變化快速;因此,香港已於今年,正式將公費流感疫苗全面升級,成為可預防4種流感病毒的四價疫苗。台中榮民總醫院兒童感染科陳伯彥主任表示,流感傳染力強,極易引發群聚感染,建議民眾應及早接種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歡樂聖誕節剛過,就有人過度縱情狂歡,醉到忘了跟誰上了床!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婦產科醫師林姿吟表示,最近網路交友盛行,加上酒精、搖頭丸,甚至K他命等藥物的催化下,年輕女性常因此而失身,甚至意外懷孕,不得不慎。林姿吟醫師就曾經收治一名30歲粉領族,因為喝得太醉,被飯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