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我快渴死了」 3歲童罹糖尿病

「我快渴死了」 3歲童罹糖尿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媽媽,我好像走沙漠中,快要渴死了!」小二生思筠,在3歲半時,一度頭痛、腹痛,夜間起床狂灌2、3瓶礦泉水,尿多到憋不住。母親以為是腸胃炎,趕緊帶至醫院,檢查卻發現罹患第1型糖尿病,併發酮酸血症,因血糖過低,立即送至加護病房。

思筠的媽媽當下不能接受,蹲在加護病房門口痛哭。她說,自己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為何疾病會找上女兒。醫師告知,第1型糖尿病必須終生注射胰島素,她說「真希望糖尿病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自從思筠罹病後,媽媽每天親自到校,替她測量血糖、打針,以及測量午餐食物份量,至今已順利走過近5年,利用行動證明,只要控制好血糖,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可以正常去學校上課。

據統計,全台約有9000名第1型糖尿病患者。馬偕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丁瑋信表示,第1型糖尿病與家族史及受到環境因素影響有關,例如病毒感染、免疫反應或物理及化學傷害後,引起胰臟損傷,胰島β細胞因自體免疫性反應或不明原因破壞,造成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好發於幼童及青少年。

丁瑋信強調,第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終生注射胰島素,以免發生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神經及腎臟病變,提醒家長,若發現幼童有吃多、喝多、尿多及體重減輕的症狀,最近至醫院接受檢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168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健康的情緒調節包括了選擇有助於穩定情緒的活動。但是,在個人選擇的活動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例如:在社交孤立和封鎖期間,這種自然的情緒調節會受到損害而可能導致憂鬱,尤其是憂鬱症患者,情緒自我調整能力受損可能更為嚴重。這份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結果發布於2020年4月《JAMA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8歲許女士,每天刷牙都會流血,口內有異味,且牙齒越來越動搖,不時還會隱隱作痛,吃東西時甚至感覺牙齒沒力。進而到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求診,經診斷為全口嚴重牙周病。在治療過程中,許女士想在日常飲食上做些努力來增進口腔健康,便問:「吃口腔益生菌,能改善我嚴重的牙周病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壓力、孤單和睡眠不足會造成免疫力大幅下降,若此時正好暴露在有病毒的環境下,人們受感染的機率會提高。研究發現,壓力、孤單和被打斷的睡眠,會使免疫系統中促發炎細胞激素產生過度反應,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持續,這些影響也同樣適用於新冠狀病毒。社交薄弱或壓力大 易導致病毒入侵機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患有白內障的王媽媽,水晶體幾乎處於全熟狀態,由於視力極差,必須接受水晶體置換術,在子女陪同下來到醫院,卻遲遲無法通過術前評估,因為她情緒緊張,血壓竟高升到接近200,等了1至2個小時後,血壓仍降不下來,最後只能先取消手術。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