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控糖三二一」 糖尿病防疫超前部署,避免感染引發重症風險

「控糖三二一」 糖尿病防疫超前部署,避免感染引發重症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60歲罹患糖尿病的的陳姓婦人,因無明顯症狀及不適,沒有規則服藥,近來發現尿量減少、雙腳輕微水腫,偶而呼吸急促,經送醫,醫師先為她篩檢排除染疫,卻發現該婦人心臟擴大、血清之肌酸酐也有1.2 mg/dl,評估後建議改用合適的降血糖藥物治療並提醒應按醫囑用藥,婦人再次回診時,糖化血色素(HbA1c)已控制在7%、體重也減了2公斤。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已確診400多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因應疫情第一次舉辦線上直播記者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由於死亡案例幾乎都合併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特別提出「控糖三二一」防疫新觀念,呼籲糖尿病患應同時注意控糖達標、預防性控制和監測心衰竭併發症、腎臟惡化的風險,遠離威脅。

糖尿病加乘心腎併發症 將加重新冠肺炎重症風險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和糖尿病衛教學會表示,糖尿病患者一旦罹患新冠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8.11倍,更有研究指出,有心衰竭、腎功能低下等心腎相關疾病的患者,肺炎感染加重的風險及死亡率都相對較高。

黃建寧理事長指出,糖尿病患十年間死亡率已下降,照護品質已有成效。隨著生命延長,相關共病惡化成為新照護議題。2000至2014年間,心衰竭人數增加185%、慢性腎臟疾病人數增加407%,尤其心腎交互影響,慢性腎臟病患比起正常者,罹患心肌梗塞、心衰竭的危險性較高。

保護器官「控糖三二一」 3指標、2注意,一定要防心衰

為避免併發症,疫情期間應降低肺炎等相關感染風險,學會特別提出糖尿病防疫新觀念「控糖三二一」:

血糖監控3指標:監測飯前和飯後血糖、HbA1c

腎臟功能2注意:監測微蛋白尿及檢測eGFR(腎絲球過濾率)

心衰預防1(一)定要:早期控制三高,預防心衰竭合併症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張恬君秘書長說明,若糖尿病患單一治療未達控制目標時,宜評估心腎風險及共病,並加上不同機轉的藥物治療。傳統治療第一線雙胍類用藥於回溯性追蹤研究中顯示與心血管併發症減少有關,而新型降血糖藥物如口服的鈉-葡萄糖共同轉運器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及注射型針劑的類升糖素胜肽1(GLP-1RA)在許多研究中顯示,除了有效控制血糖、且額外降低體重,實證顯示也具備腎臟保護效益。

研究也指出,不論蛋白尿、腎病變分期,SGLT2抑制劑皆能減少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生和惡化。 GLP1類亦可觀察到對蛋白尿減少的趨勢。此外,無論有無心衰竭病史的糖尿病患者,SGLT2抑制劑皆能減少心衰竭住院的發生。

疫情期間,仍應按時回診,血糖狀況穩定者,可就近到糖尿病共照網診所、有慢性處方箋的善用醫院得來速或到社區藥局拿藥。按時服藥、控好血糖,注意心腎併發症徵兆,落實勤洗手,出門戴口罩,儘量不去人口密集、空氣不流通場所,減少病毒感染風險,做好長期防疫的準備。


「控糖三二一」 糖尿病防疫超前部署,避免感染引發重症風險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已確診400多例,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因應疫情第一次舉辦線上直播記者會。

糖尿病學會成立40周年 持續推動GOAL 50計畫達標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成立今年滿40周年,去年提出GOAL 50計畫,以2023年50%全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達到品質良好糖尿病管理為藍圖,今年將重點放在提升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收案率和醫療照護資源與量能,調整設計給付規定,增進糖尿病患的健康及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9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母親節要到了,媽媽每天不僅要照顧全家大小還要打掃家務,常常忙得不可開支,身體也不自覺的發出緊警告,最常見的就是因為頻繁的使用手肘施力導致「媽媽手」。東港安泰醫院復健科組長潘炫嘉分享媽媽手治療,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預防方法,讓媽媽能減輕身體的疼痛,過一個開心的母親節。 年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乳癌已持續數年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的首位,尤其45歲以上的婦女更是乳癌好發的高危險群,且近年來更有日漸年輕化的趨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多年來大力宣導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及口腔癌之「四癌篩檢」,呼籲民眾重視預防保健及癌症防治,但是在乳癌方面仍有待婦女朋友正視早期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女作家受到誘姦事件仍然在延燒,使得家有女孩的家長都非常煩惱,深怕孩子也遭遇到相同的問題;性教育專家提醒,現在小孩都很早熟,家長應該及早教導孩子十八歲以前不宜發生性關係,而且要教孩子如何使用保險套避孕,更要教導如何防範被性侵犯。 性與愛要一起講 台灣性教育學會理事、精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平均餘命年齡高達八十二,男性也可達七十六,經常可看到許多退休的銀髮族,四處旅遊滿街跑。有句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若是還不到退休年齡,就時常出現容易疲勞的現象,很可能就是肝出問題了,這時可就需要好好的養肝排毒,才能精力百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