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春節防疫指引」要5類人少出門、聚餐控人數 陳時中:已難零風險!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春節假期長達9天,卻在放假前夕碰上本土Omicron疫情再爆,年要過、但防疫怎麼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下午公布最新版本的「春節防疫指引」,建議5大免疫力較差的族群應儘量少出門參加活動,還要求親友聚餐也儘量控制人數。指揮官陳時中坦言,目前已很難追求零風險,且這樣的要求不是只到元宵節過完年,而是要一路做下去、一直都要提高警覺。

指揮中心下午公布的「COVID-19疫情期間民眾假期生活防疫指引」內容多為基本性的提醒,並沒有明確人數規範,被媒體問及是否贊成「走春」?親友聚餐人數多少才叫適當?陳時中僅強調,只要不要人潮太過密集就相對安全。

陳時中說,目前已很難追求零風險,近期不少個案都是接觸時間不長馬上就染疫的,只能從低風險、多層次的防疫來做,沒有打疫苗就快去打。

至於「COVID-19疫情期間民眾假期生活防疫指引」的適用時間是否只到過完元宵節?陳時中強調,一直都要提高警覺,這些是生活的新常態,防疫人人有責,都得從自身做起。

指揮中心特別訂定的「COVID-19疫情期間民眾假期生活防疫指引」如下:

春節連假期間落實勤洗手、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尤為重要;若民眾本身或家人屬於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孕婦、體重過重、嬰幼兒等免疫力比較不好的族群,更易受感染及感染後病症較為嚴重,請符合接種條件者,儘速完整接種疫苗,獲得保護力,同時也應儘量避免參加可能密集接觸不特定人的聚會或活動,及前往人潮聚集、密閉空間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

另民眾如果要探視上述免疫力較差的對象,建議雙方皆已完整接種疫苗,而探視者也要確認自身沒有身體不適症狀,且近期沒有參加密集接觸不特定人的聚會或活動,再行當面探視,探視時雙方都應佩戴口罩,以降低感染傳播的機會;否則建議使用電話或視訊方式取代。

連假期間外出活動,儘量選擇前往開放且沒有人群擁擠的地方,並遵循疫情警戒期間外出全程佩戴口罩、與不特定人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室內1.5公尺、室外1公尺)、落實實聯制、體溫監測等防疫規範,親友聚餐也儘量控制人數,並遵守餐飲防疫措施。

外出時可攜帶乾洗手用品隨時保持手部清潔,並準備備用口罩以便替換,返回住所時,要確實執行手部衛生。如果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腹瀉或嗅、味覺異常時,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不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及前往其他公共場所。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輝瑞特效藥也來了!台灣備齊兩新藥亞洲第一 張上淳曝這些人適用

最後一批BNT抵台「多送24.91萬劑」 陳時中誇鴻海、台積電是及時雨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進口食品又見食安風險!食藥署今(10)日公布最新一波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不僅法國進口的大品牌「PRESIDENT卡門貝爾乾酪」檢出大腸桿菌超標11倍;一款自中國進口的「冷凍奇力魚」更赫然檢出含致癌禁藥,有致癌風險的還原型孔雀綠達0.5ppb。所幸全數依規定退運或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12至22歲低收及中低收入戶學子免費配鏡公益活動今年邁入第10年,衛福部今(10)日宣布正式開跑,今年全台符合資格弱勢學子共有1007人,只要憑簡訊通知、攜帶學生證就能在11月至12月期間,免費配鏡,今年衛福部更是首度與德國知名眼鏡品牌「ic! berlin」合作...

閱讀詳情 »

身體僵硬痠痛,讓人心情「阿雜」 你是否常肩頸僵硬、腰痠背痛,做事情沒有活力?想要改善這個情況的話,讓我們先來找出原因,你平常是否有姿勢不正的問題?事實上,身體大部分的僵硬與痠痛問題都是姿勢不良造成的。例如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盯著電腦或看電視時維持同一個坐姿太久等等,長期下來,身體不向你提出抗議也難。 ...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又多了幾款「救命藥」可用!健保署今(10)日公布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和給付規定擴增案,其中金額最大者,為標靶加化療複合體的乳癌新藥,預估5年將多花健保8億支出;另外,臨床較少武器可用的胃癌,則分別放寬第一線、第三線治療各1項藥品納入,而過去只能用於成人血癌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