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甲狀腺癌」女性罹患機率高3倍 注意身體6大警訊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藝人李明依驚傳透過健檢才發現罹患甲狀腺癌,且是惡性腫瘤,緊急動手術治療,事後透露早已知有甲狀腺結節,但一直不以為意。醫師提醒,女性罹患甲狀腺癌機率高3倍,平常就得多注意身體上的這幾項警訊,包括出現脖子局部腫大、頸部疼痛、吞嚥困難、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等,尤其甲狀腺結節雖常見卻可能藏有甲狀腺癌。

甲狀腺位在頸部氣管的前方及兩旁,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形容,形狀像是美麗的蝴蝶結。甲狀腺結節在超音波檢查中相當常見,且多為良性,但切勿因此掉以輕心,因為其中仍約有5%結節可能藏有癌細胞。

沈彥君指出,衛福部2016年台灣癌症發生率統計,甲狀腺癌在十大癌症發生率排第7名,為內分泌系統常見的癌症,且男女明顯有別,並未進入男性癌症發生排行前十名的它,卻是女性十大癌症發生排名第4名;從癌症人數及發生率來看,2016年男性罹患甲狀腺癌為899人,女性罹患人數2780人,台灣女性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為男性的3倍。

臨床一旦超音波檢查發現甲狀腺結節的形態有疑慮時,醫師便會安排進一步的細針穿刺及細胞學檢查來評估是否有癌細胞存在。

沈彥君說,甲狀腺癌根據病理診斷不同,疾病發展以及預後也有差異,主要包括:甲狀腺乳突癌、甲狀腺濾泡癌、甲狀腺髓質癌、甲狀腺未分化癌、甲狀腺淋巴癌5種類型。

大多數人罹患的甲狀腺癌是乳突癌,沈彥君指出,占8成以上,且好發於20至45歲女性,其次為濾泡癌(近1成,好發40至50歲),這兩類型若能在早期就診斷出來並且接受治療,預後都相對其他癌症要好,10年存活率可達90至95%,但若發現較晚,癌細胞轉移,第四期10年存活率僅約50%。

另外,甲狀腺髓質癌若能早期診斷,5年存活率可達80至90%,第四期的5年存活率則約25%;甲狀腺未分化癌發生率低,但進展較快,且死亡率較高,5年存活率僅約5%。

沈彥君提醒,誘發甲狀腺癌的主要風險因子除了遺傳及輻射暴露,其它原因尚不明確。甲狀腺癌在早期大多無明顯不適,單靠症狀難以察覺,需定期以超音波檢查才有機會早期診斷,一旦出現脖子有局部腫大或腫塊、頸部疼痛、吞嚥困難、持續性咳嗽、聲音沙啞、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就醫安排檢查。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45歲就心臟衰竭! 「壞膽固醇」飆高塞3血管凶手竟是這種家族病

吃出「120公斤肥肉」壓垮健康 她慘換人工膝關節還是走不動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28歲從事廣告媒體業的陳小姐,因工作需求常常需要上妝,但她沒有保養的習慣,久而久之皮膚狀況越來越糟,為了讓自己形象更好,決定求助醫美快速解決肌膚問題。 沒有保養習慣的陳小姐,從青春期開始,青春痘就是最大的肌膚困擾,也會動手去擠、摳,導至一堆痘疤、坑洞產生。以為只要去皮膚科掛號吃藥,就會讓臉上的瑕疵完...

閱讀詳情 »

▲疾管署評估流感疫苗延後開打不影響流感防疫。(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受世衛組織WHO今年延遲1個月才公布疫苗選株影響,全球流感疫苗供貨大延遲,國內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也被迫成為史上最晚開打的一次,得等到11月15日才打得到,外界一直憂慮會不會導致流感疫情大爆發,...

閱讀詳情 »

▲步行是簡易且容易上手的運動之一。(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年紀步入50歲後,不少人都開始關注健康、身體保養的議題,但想要快樂老化其實有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陽明大學、台北榮總、國衛院及富邦人壽合作利用穿戴式健康裝置,蒐集大數據發現,步行看似平凡卻有助身體健康,...

閱讀詳情 »

▲孩子突然不上學了,家長得及時採取行動。(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開學都一個多月了,但如果家中小朋友依舊出現拒學、懼學的情況,面對「拒絕上學的孩子」該怎麼辦?臨床心理師提供5大建議,有助於家長打破孩子拒學的惡性循環,除了及時採取行動、與學校保持溝通和合作之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