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8歲男子因持續感到腹脹、食慾不振,三個月內,體重掉了快三公斤,前往腸胃科就診。醫療團隊檢查發現,男子其實已是胰臟癌晚期,且癌細胞還轉移到了肝臟,無法透過手術根除。但男子正值壯年,家中又有三名年幼子女嗷嗷待哺,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高強度化療,爭取一線生機。他歷經三個多月的治療後,胰臟與肝臟的腫瘤都明顯縮小,「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控制疾病,說不定還有機會動手術切除腫瘤。」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官鋒澤談到這名患者病情的顯著改善時,難掩振奮之情。

患者年紀大、症狀不明顯 癌王存活率僅6%

胰臟癌五年存活率只有僅僅6%,「癌王」封號並非空穴來風。官鋒澤說,胰臟癌相較於其他癌症,存活率之所以偏低,主要可歸咎於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且難以早期發現。其症狀依腫瘤所在位置有所不同,如腹脹、體重減輕、黃疸、右上腹不明腫塊或疼痛、茶色尿、糞便呈白蠟狀或浮油等,但由於這些症狀大多缺乏特異性,經常容易被忽略,加上胰臟位於腹腔深處,檢查不易,都使得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

晚期患者難手術 健保化療續命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官鋒澤解釋,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讓胰臟癌患者有機會痊癒的治療方式,但因為難以早期發現,患者確診時可能已經有肝臟或腹膜等部位轉移,且胰臟周邊的血管系統複雜,加深手術難度,使得只有不到兩成的患者可以接受手術。

而無法接受手術的病人,則多以接受全身性化療為主,除了溫和的第一線治療外,可改善患者食慾不振與疼痛的狀況外,現在也有第二線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可增加疾病控制率跟存活機率,臨床試驗更證實可延長亞洲患者整體存活期達9個月。

不必對化療卻步 搭配藥物可降副作用

「雖然胰臟癌目前的治療選項不多,但經過好的選擇,還是可能出現較好的預後。」官鋒澤指出,許多病人都對化療有錯誤認知,認為其毒性強,會造成嚴重掉髮或噁心嘔吐,但其實透過醫病溝通,搭配其他藥物,就可有效降低副作用,如前述患者就對化療適應良好,生活品質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鼓勵患者不必對化療卻步,還是積極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以來,免疫力已成為營養攝取關鍵。對於媽媽來說,孩子的免疫力更是不可忽視!故國際準則通常以母乳作為嬰幼兒最好的營養來源,其中的重要成分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免疫力,防止受到外來病毒的侵擾。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院長李宏昌從臨床觀察,即便媽媽們十分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表示,已於上午與各縣市政府完成召開第一次「全國防疫會議」。會議決議如下:一、 請各地方政府儘速盤點熱區採檢站設立事宜,並提報指揮中心評估協助。二、 針對採檢、後送就醫、診療程序及集中檢疫場所設置標準等,請指揮中心相關單位會後盡速研議提供各地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0歲老王(化名),年初看到身旁朋友透過股票賺到錢,因此便跟著朋友一同投入,也順利在股市中獲利不少,最近更是加碼投資,不僅把自己的存款都投入,甚至還融資,希望一次就把退休金賺到能提前退休。沒想到台灣迎來本土疫情大爆發,最近幾天股市大暴跌,老王融資慘遭斷頭,欠了一屁股的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每一萬個男性就有一位血友病病友,世界血友病聯盟將每年4月17日訂為世界血友病日,2021年為響應全球主題「Adapting to change」,台灣武田藥品攜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進行全台巡迴,共同舉辦「友凝友我,充電挑戰」血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