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8歲男子因持續感到腹脹、食慾不振,三個月內,體重掉了快三公斤,前往腸胃科就診。醫療團隊檢查發現,男子其實已是胰臟癌晚期,且癌細胞還轉移到了肝臟,無法透過手術根除。但男子正值壯年,家中又有三名年幼子女嗷嗷待哺,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高強度化療,爭取一線生機。他歷經三個多月的治療後,胰臟與肝臟的腫瘤都明顯縮小,「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控制疾病,說不定還有機會動手術切除腫瘤。」嘉義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官鋒澤談到這名患者病情的顯著改善時,難掩振奮之情。

患者年紀大、症狀不明顯 癌王存活率僅6%

胰臟癌五年存活率只有僅僅6%,「癌王」封號並非空穴來風。官鋒澤說,胰臟癌相較於其他癌症,存活率之所以偏低,主要可歸咎於超過三分之二的患者都是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且難以早期發現。其症狀依腫瘤所在位置有所不同,如腹脹、體重減輕、黃疸、右上腹不明腫塊或疼痛、茶色尿、糞便呈白蠟狀或浮油等,但由於這些症狀大多缺乏特異性,經常容易被忽略,加上胰臟位於腹腔深處,檢查不易,都使得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

晚期患者難手術 健保化療續命   「癌王」上身別放棄! 化療新藥「胰」路相伴

官鋒澤解釋,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讓胰臟癌患者有機會痊癒的治療方式,但因為難以早期發現,患者確診時可能已經有肝臟或腹膜等部位轉移,且胰臟周邊的血管系統複雜,加深手術難度,使得只有不到兩成的患者可以接受手術。

而無法接受手術的病人,則多以接受全身性化療為主,除了溫和的第一線治療外,可改善患者食慾不振與疼痛的狀況外,現在也有第二線治療納入健保給付,可增加疾病控制率跟存活機率,臨床試驗更證實可延長亞洲患者整體存活期達9個月。

不必對化療卻步 搭配藥物可降副作用

「雖然胰臟癌目前的治療選項不多,但經過好的選擇,還是可能出現較好的預後。」官鋒澤指出,許多病人都對化療有錯誤認知,認為其毒性強,會造成嚴重掉髮或噁心嘔吐,但其實透過醫病溝通,搭配其他藥物,就可有效降低副作用,如前述患者就對化療適應良好,生活品質並未受到太大影響,鼓勵患者不必對化療卻步,還是積極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吃飯時咬了舌頭,一些老人會說,這是想吃肉了。 醫生提醒 隔三差五經常咬到舌頭,有可能是疾病的徵兆。有可能是咀嚼和舌頭的運動失調了,常見的問題可能有中風、腦梗死,甚至腦出血、顱內長腫瘤。高度警惕! (圖片擷取自 reportesvillarroel )   空軍總醫院神經...

閱讀詳情 »

對付火氣大,南方人經常用綠豆加海帶以及少量冰糖,製成「理肝和氣湯」——綠豆海帶湯,具有清熱解暑、清肝降火之功效。綠豆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消暑止渴、清熱解毒、利尿潤膚的功能,是夏季去火解熱的佳品。主料有海帶(洗乾淨,泡好)、綠豆(用溫水泡)輔料有 大棗、銀耳(用溫開水發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位55歲男性,右肝有約6公分腫瘤,由於緊貼右橫膈膜,再加上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手術切除有一定難度和危險,也不適合電燒治療,而接受載藥微珠的肝動脈栓塞治療,一個月後檢查發現原來腫瘤幾乎已全部壞死,沒有殘存癌細胞。另一位64歲男性,左右肝臟佈滿50多顆由0.5~2.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造成肺炎的細菌又稱為肺炎鏈球菌,主要是在鼻咽部,其實平時人體身上就擁有這些細菌,一旦等到免疫力下降時,就會造成細菌大量繁殖,引發體內組織感染,甚至造成疾病,尤其肺炎已在台灣十大死因中,排行第四,更不得輕忽其嚴重性。 接種疫苗 能有效提升免疫力 為了解決肺炎問題,疫苗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