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皮蛇」竄身上4大部位恐損聽力、大小便困難 這年齡就該補打疫苗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一旦發作起來常叫人痛不欲生,但哪些人才該打帶狀皰疹疫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楊佳莉指出,根據疾管署建議,只要年滿50歲以上的人,就可直接自費施打一劑帶狀皰疹疫苗,不用去回憶是否小時候曾經出過水痘。

另一方面,醫師表示,對於已經得過帶狀皰疹的人,基本上還是可以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來預防之後的復發。

楊佳莉說,因為水痘和帶狀皰疹都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所引起的,孩童時期,第一次感染這種病毒時會長「水痘」,之後大多數的人對這種病毒會產生終身免疫力,不會再得水痘,但有一些人隨著年紀增長免疫力下降,潛伏在神經節內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就會被刺激而產生成帶狀分布的皮疹水泡,就是所謂的「帶狀皰疹」。

醫院裡甚至有醫師因為照顧帶狀皰疹的病人,而感染水痘,原來該名住院醫師只在小時候施打過一劑水痘疫苗,體內抗體早就不足以抵抗病毒,且成年人一旦出水痘,症狀遠比小孩嚴重,最後該名醫師就因為併發中耳炎和肺炎而住院治療。

楊佳莉說,中高齡族群免疫力會下降,得到帶狀皰疹的機率就會增加,研究結果統計,一旦年逾50歲以後,得到帶狀皰疹的機率就會增加,之後60歲、70歲逐年增加,到了80歲,幾乎約每3人就有1人得過帶狀皰疹。

楊佳莉指出,門診經驗,帶狀皰疹的皮疹發出來前幾天,身體某一側可能會有皮膚不尋常灼熱刺痛感覺、偶爾病人可能會有倦怠感甚至發燒。接著皮膚會出現紅疹,成群水泡會沿著單側的體神經節成帶狀分布,好發部位常見在臉部三叉神經和胸腰部,接下來水泡會進入化膿和結痂的階段,通常會在2到4周內痊癒,可能會留下疤痕和色素沈澱。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楊佳莉提醒,假如帶狀皰疹位置距離眼睛或耳朵太近,有可能有併發症,造成角膜炎、結膜炎或聽力受損、顏面神經失調等問題;如果長在腰部或下腹部,則有可能會造成排便或排尿困難問題;有些人會造成神經損傷,有可能引發所謂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疼痛感會拖很久,甚至好些年都難以恢復,因此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建議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黃金72小時。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華航、諾富特飯店罰單百萬起跳! 陳時中判定一口氣違反3條罪

華航病毒基因定序驚曝「第3群」! 夜遊酒吧空姐不排除是本土個案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紐西蘭的防疫表現,跟台灣一樣受各國稱讚,不過今天竟然疑似爆出2個多月以來的第一起社區傳染案例。紐西蘭衛生部官員召開記者會,解釋這起社區傳染案例,1名56歲的女性,旅歐返國隔離期間2次篩檢都呈陰性,因此在1月13日隔離期滿回家,沒想到10天後,女子有輕微症狀就醫,於23日確診,令人擔憂的是,她在確診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有新生兒,每個爸媽都希望小寶貝能夠「一暝大一寸」,而新生兒出生後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睡覺」和「喝奶」。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周昀提醒,母乳是足月產的正常新生兒最佳的營養來源,應於出生之後盡速哺育母乳;而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1歲以下嬰兒都應仰睡,嚴禁趴睡,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走路的時候,膝關節總是覺得卡卡?走久了還會覺得痛?這究竟是骨質疏鬆還是退化關節炎,千萬不要傻傻分不清,國內醫師門診觀察發現,不少上了年紀的女性,常把關節問題誤以為是骨質流失引發的,忽略了把握時間就醫治療。 今年57歲的王太太就是一例,體型較福態的她,拖到健檢時才開口問...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延燒,前北市衛生局長邱淑媞痛批,「指揮中心嚴重欠缺防疫邏輯」才會害醫護人員染疫,此話一出引來網友怒轟。邱淑媞今天再度發文反擊,直指民進黨「網軍出征,謊言甩鍋、暴民政治,能保護醫護人員與他們的家屬嗎?」指揮官陳時中則回應,各方都有很多指教,「但在戰略面認為隔離目前相對重要」。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