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窄到塞不進一根小指頭」 肛門太窄!害男靠吃瀉藥度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排便就流血,竟是肛門太窄!73歲的柯先生從年輕時就有這樣的困擾,幾十年間求醫無數,也接受過不少次痔瘡手術,但始終沒有好轉,上了年紀後,更演變成稍一出力就流血,反覆裂傷、疼痛,近幾年更惡化到不吃瀉藥就無法排便,一天要吞上4到6顆,就醫發現肛門已經狹窄到連一根小指頭都進不去,診斷為「肛門狹窄」,接受皮瓣手術替肛門整形,才有辦法正常排便。

收治病人的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蕭光宏表示,大腸鏡檢查確定柯先生的腸子沒問題,但幾十年來排便的困擾持續,禍首就是肛門狹窄,肛門口徑變小,造成排便時肛門疼痛,糞便難以通過。

蕭光宏解釋,一般來說,造成肛門狹窄的原因有兩種,第一是手術造成的肛門狹窄。因手術切除過多肛門組織,導致肛門皮膚不足,進而伴隨張力過大、過緊,發生率約1.5到3.8%;另一原因則為慢性肛裂,通常是解便造成反覆撕裂傷使肛門口纖維化,括約肌失去彈性。後者的手術僅要切開肛門括約肌讓其放鬆即可,而前者無論是手術評估或技術都困難許多。

蕭光宏指出,如果屬於手術後造成的肛門狹窄,因為皮膚不夠,無法單靠放鬆括約肌解決,過去多以「肛門撐開」的方式緩解,在患者塗抹藥膏後,用手指、物品撐開肛門口,但這樣的做法會造成反覆撕裂傷,甚至使內括約肌鬆弛、不規則斷裂,嚴重恐致無法收縮、排便困難、甚至失禁。

皮瓣手術是治療肛門狹窄的方式。蕭光宏說,首先要先將內括約肌放鬆,再從肛門外臀部的皮膚設計一個皮瓣,拉到肛門內縫合,補足肛門內側皮膚的不足,但皮瓣有多種做法,形狀、大小、寬度須視病人情況而異,不夠大會造成張力過緊,傷口癒合不易,手術效果差;太大則有太鬆、大便失禁的風險,這也是手術最困難的地方。

醫師提醒,一般民眾如有便祕問題得靠飲食、水分、運動等日常生活的調整來改善,若情況嚴重或常有排便出血的問題則建議就醫檢查是否有生理結構的問題。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年逾10萬張處方「安胎藥」驚傳傷心血管! 食藥署發布新禁令

漲部分負擔再傳「大醫院急診特殊時段不加錢」 陳時中給答案了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堅守國家邊界!基隆港務局相關人員,自15日起,開始為期三天的疫苗施打。部立基隆醫院院長林慶豐指出,此次提供近90名人力,希望以最快的速度提高第一線防疫人員的抵抗力。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高傳凱接著表示,到目前為止過程非常順利、效率很高,一小時可以施打150人,平均一位僅花2.5秒。基隆港務相關人員的疫...

閱讀詳情 »

記者鄭儷絲 李振麟/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轉為嚴峻,疫情警戒提升三級,相對健康、醫療防疫保障方面的需求提升,為了達成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互動減少,以及考慮到保單「親晤親簽」人際接觸也有被感染風險存在,壽險業者以應新冠肺炎疫情服務在涉及有關親晤親簽與紙本作業之暫行原則上,打造一個遠距保險服務的新模式,...

閱讀詳情 »

記者李訢愷/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近期轉為嚴峻,疫情警戒提升三級,相對健康、醫療防疫保障方面的需求提升,為了達成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互動減少,以及考慮到保單「親晤親簽」人際接觸也有被感染風險存在,壽險業者以應新冠肺炎疫情服務在涉及有關親晤親簽與紙本作業之暫行原則上,打造一個遠距保險服務的新模式,讓保險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短時間之內紛傳有高齡長者打完AZ疫苗後猝死,該不該擔心?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醫師、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李秉穎今(17)日拿出數字,強調「從背景值對照,沒有發現危險訊號」,因為就算不打疫苗,該年齡層每一天也會有14人過世,以現在傳出的11、12人猝死來說,並沒有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