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粽子分享餐」概念 助糖尿病患安心過端午

「粽子分享餐」概念 助糖尿病患安心過端午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70歲罹患糖尿病的爺爺,長年聽從營養師建議,遵守用餐步驟、確實控制飲食,血糖控制穩定。近日例行回診追蹤,發現爺爺某幾餐的飯後血糖高達23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超過7.5%。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張郢芳營養師詢問了解後發現,爺爺在那幾餐吃了完整的一顆粽子,引起血糖指數飆升,因此建議以「粽子分享餐」的概念,一次最多吃半顆,另一半與家人分享,並先吃蔬菜再吃粽子,血糖總算得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患者注意血糖控制 建議粽子當正餐食用

張郢芳營養師表示,端午節即將到來,香氣四溢的粽子,並不適合所有人,尤其是糖尿病患更應謹慎食用,若攝取過量,會讓血糖及糖化血紅素升高,特別提醒糖尿病患正常血糖標準應為80到160mg/dl,而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約5.7%左右,糖尿病患最好能控制在7%以下,血糖若長期居高不下,恐怕會引起眼睛、心臟、腎臟等器官病變。

張郢芳營養師建議民眾最好將粽子當正餐食用,常用的甜辣醬、辣椒醬、醬油膏等粽子沾醬,會增加鈉含量攝取,也最好避免,並特別叮嚀,吃粽子應搭配當季蔬菜、水果,補充纖維質,才能達到均衡的營養;若自己包粽子,可選擇含蛋白質的滷豆干丁,以及富含纖維質的香菇、竹筍、杏鮑菇、紅蘿蔔等蔬菜,採用水煮的方法,可減少油脂量的攝取,降低身體負擔。

與家人分享粽子更健康 酌量淺嚐快樂過端午

張郢芳營養師說明,大部分的粽子都是以糯米為主料,較不容易消化,食用過量可能引起腹痛、脹氣,民眾應酌量食用,避免造成腸胃不適;而罹患慢性腎臟病者,要避免食用高磷的雜糧養生粽;高血壓、高血脂等心血管族群,則要注意油脂和鈉含量的攝取,避免沾醬;而小孩和老人在食用粽子時,應細嚼慢嚥,最好採用「粽子分享餐」的概念與家人分享食用,酌量淺嚐就好,端午節享受美食又能顧健康。

【延伸閱讀】「癌王」難防! 化療新藥點亮「胰」線曙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大多數痣都沒什麼危險性,但有的痣確實長得不好看,也讓人不舒服。其實無論你是想通過手術切除痣,還是想自己在家去痣,都是比較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想快速去除一顆惱人的痣,就參考一下這裡的建議吧!!!步驟自己動手去痣1.嘗試使用蘋果醋。蘋果醋是家庭療法中的很常用素材,也是去痣最常見的一種方法。醋里所含的酸,...

閱讀詳情 »

  枕邊放生薑讓你睡得香    如果你常常失眠廚房中有一些調料對治失眠有很大的幫助,物別是洋蔥和生薑的氣味有安神的作用。將15克左右的生薑切碎,用紗布包裹置於枕邊,聞其芳香氣味,便可安然入睡。或取洋蔥適量,洗鬩,搗爛,置於小瓶內蓋好。睡前稍開蓋,聞其氣味,10分鐘後即可...

閱讀詳情 »

研究證明,青蘋果的味道可以幫助消​​除焦慮情緒,使精神壓抑者變得輕鬆愉快,壓抑感消失。另有研究發現,聞蘋果的味道可以緩解受試者的頭痛。研究者推測,這可能是因為蘋果的味道可以使人的頭頸部肌肉變得放鬆。 1、預癌 日本弘前大學的研究證實,蘋果中的多酚能夠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而芬蘭的一項研究更令人振奮,蘋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