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脖子腫」是甲狀腺癌嗎? 年輕人發現甲狀腺結節更危險? 醫師: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

「脖子腫」是甲狀腺癌嗎? 年輕人發現甲狀腺結節更危險? 醫師: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

摸到頸部腫塊是甲狀腺結節? 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

美國知名網紅Seattle Tech Bro 在直播中,被網友發現頸部腫脹應就醫檢查,經超音波等檢查後發現為惡性的甲狀腺結節,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李明蒼醫師受訪表示,一般人發生甲狀腺結節機率約5%,其中屬於癌症的結節約1-2%,雖然比例不高,但若有風險因子或太年輕就發生結節,都需要提高警覺。

李明蒼醫師說明,甲狀腺結節的發生沒有明確原因,目前推估與遺傳相關,且女性比例高出男性3-4倍。如果家族中的女性長輩,如姑姑、阿姨、祖母、外婆等有甲狀腺相關病史,應格外提高警覺。

李明蒼醫師指出,一般的甲狀腺結節如果小於1公分,難以肉眼或觸診分辨。只有當結節長近3公分,或位於較表淺部位才容易觸摸得到。但若是摸到頸部腫塊,也未必就是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腫瘤,也有可能是淋巴結隆起,有疑慮時應至耳鼻喉科或新陳代謝科由醫師檢查判斷。

 

「脖子腫」是甲狀腺癌嗎? 年輕人發現甲狀腺結節更危險? 醫師: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

 

檢查出甲狀腺結節怎麼辦  應定期追蹤還是盡快切除?

若檢查出甲狀腺結節,需要立刻切除治療嗎?該如何區分甲狀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李明蒼醫師說明,不少甲狀腺結節是患者健康檢查時才被發現,一般會用超音波及穿刺細胞學檢查來分析其良惡性。甲狀腺結節的病理報告也不只單純良性及惡性兩種。報告可能為不典型胞或疑似惡性,甚至於病理醫師無法判斷者,此時需經再一次穿刺及超音波圖像為病人綜合判斷及評估決定是否需手術治療。

如果穿刺檢查為良性,超音波下也無惡性表徵,一般而言定期追蹤即可。此外,若多次穿刺結果皆為不典型細胞,即便結節體積不大,醫師也可能會建議切除治療。要注意的是,某些病人的甲狀腺結節不只一顆,有可能被穿刺的最大顆結節是良性,但其它較小顆結節卻是惡性的可能性。


李明蒼醫師指出,穿刺細胞學檢查為良性甲狀腺結節仍有2%機會為惡性。因此,臨床上必須根據年齡、性別、家族史及超音波綜合評估處置方式,一般而言,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會隨年齡上升,如果3、40歲甚至更年輕就有結節,或發生在男性身上,需要相當注意甲狀腺結節的變化。



「脖子腫」是甲狀腺癌嗎? 年輕人發現甲狀腺結節更危險? 醫師: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

 

甲狀腺癌發生率逐年上升? 哪些人有結節最要當心?

近年甲狀腺癌的診斷及盛行率上升,李明蒼醫師解釋,甲狀腺癌屬於進展較為緩慢的癌症,隨著國人健康檢查風氣普及,以往可能長到2-3公分才確診的病人,可能在甲狀腺只有1公分時,就經由健康檢查被發現,這是近年甲狀腺病人在統計中上升的原因之一。

李明蒼醫師表示,過去甲狀腺癌可能需要全部切除,但甲狀腺摘除手術可能會傷及喉返神經,影響病人說話能力,現在會根據甲狀腺癌的大小與惡性程度來判斷治療方式。

醫師提醒,如果甲狀腺結節體積過大,且屬於年輕族群、男性、有甲狀腺家族病史者等高風險族群,應及早積極介入治療。一般民眾也可視自身情況,定期接受甲狀腺的相關健康檢查。

 

 

相關推薦

▲新北暫停校長會議全力防疫,進入校園人人溫測。(照/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入校噴酒精照片。(照/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力防堵武漢肺炎疫情,刻不容緩,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第一時間配合教育部將寒假開學延至2月25日,並暫停原有高中職以下學校及公立幼兒園各項活動、冬令營...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忙碌於首批武漢返台台商檢疫、幾乎24小時沒闔眼的陳時中,今(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時一度累到語塞而自嘲「腦袋有點花花(混亂)」,引發外界關注是否操勞過度了,下午再度親自召開疫情記者會的他,被媒體追問身體狀況,一派輕鬆以對「今天沒有確...

閱讀詳情 »

▲中國疫情持續發燒,國內入境限制及簽證管制加嚴。(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中國武漢肺炎新增病例創單日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下午宣布防疫升級,不但宣布自2月5日起增列浙江省為二級流行地區,要求有旅遊史者入境後需居家檢疫;2月7日起更將針對14日內...

閱讀詳情 »

▲(照/翻攝自星夢郵輪網站)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從海上入台灣?今(4)日驚傳曾搭載3名武漢肺炎患者的「星夢郵輪」旗下「世界夢號」郵輪正停靠高雄港,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專家會議針對此事開會討論,但不准接觸者的船上工作人員上岸。 根據媒體報導,該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