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致炎食物」——可能會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致炎食物」不僅對體重控制會有負面影響,而且還會導致癌症。研究人員發現,在日常飲食中攝入較多容易引起炎症食物的人群,相較於其他人來說會更容易患結腸癌。

本項研究的負責人在1月18日發表於JAMA腫瘤學雜誌的文章中上寫道:「減少促炎飲食的攝取可以降低患結腸癌的風險。人體內的炎症是促使結腸癌病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有利的证据就是經常服用抗炎藥物(如阿司匹林)的人比不太服用的人相比,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較低。」

「致炎食物」——可能會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那麼食物、炎症、直腸癌,三者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呢?

研究人員解釋,人們吃的食物可以影響他們體內的炎症水平。 因此,食用會導致炎症的食物越多,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就會越高

為了檢驗這一聯繫,研究人員分析了 《衛生專業人員隨訪研究》和《護士健康研究》中收集到的超過121,000名隨訪25年的人群信息。研究伊始,被研究的女性年齡為30至55歲,男性年齡為40至75歲。在研究期間,約有2,700名研究參與者患結腸癌。

在追蹤研究中,研究人員每四年會對參與者的飲食狀況進行調研。研究人員利用調研信息設定參與者的飲食「炎症水平」。「炎症水平」分數較低表示食物有消炎作用或者食物和體內較低炎症程度相關,分數較高表示食物有促炎作用或者食物和體內較高炎症程度相關。

根據研究,促炎食物清單里包括了加工肉類,精製穀物和高熱量飲料如蘇打水消炎食品清單里包括了茶,咖啡,深黃色蔬菜(如胡蘿蔔,黃南瓜和紅薯)和綠葉蔬菜。其中特別有趣的一點是,根據同一研究人員以前的一篇論文,披薩被認定是一種消炎食品,這可能是因為番茄醬含有高水平的番茄紅素化合物,而番茄紅素已被證明具有抗炎特性

在劃歸了食物炎症水平之後,研究人員根據飲食的炎症評分將參與者分為五組調研組。在男性中,飲食炎症評分最低的調研組中每10萬人有113位結腸癌患者,飲食炎症評分最高的調研組則是每10萬人有151位結腸癌患者。在女性中,飲食炎症評分最低的調研組中每10萬人有80位結腸癌患者,飲食炎症評分最高的調研組則是每10萬人有92位結腸癌患者。總體來說,無論男女性,飲食炎症評分最高的人群在研究期間發生結直腸癌的可能性比炎性評分最低的人群平均高32%。

研究人員考慮到可能存在其他影響結腸癌風險的因素,包括年齡,癌症家族史,飲酒,體力活動,吸煙和使用阿司匹林情況等,但排除了上述的因素後,研究結果仍然不變。

通過目前的研究,我們可以確定致炎食物對結腸癌是有誘發作用的在日常的飲食中,除了出於控制體重的原因外,我們也要為自己未來的健康考慮,抵制住那些能滿足「一時口舌之快」的致炎食物的吸引。

 

延伸閱讀:

精子機器人,治療癌症的又一工具?

醫生警告:飲酒與癌症之間,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麽簡單!

很多美國人並不瞭解癌症風險

 

Reference :

‘Inflammatory Diet’ May Boost Colorectal Cancer Risk

「致炎食物」——可能會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

相關推薦

主題:流行病學認為父母得了癌症,子女也易得癌症,所以癌症具有遺傳性,這其實是個錯誤的結論。   圖片來源   ★真正的原因是,父母與子女在飲食結構上具有高度相似性。 嚴重缺乏維生素B2是致癌的根本原因  一位中學同學用微信傳來這篇好文,因為她在衛生部門工作,對保養身體健...

閱讀詳情 »

我們都知道現在有很多人都有抖腿的習慣,而這些毛病也是我們所避諱和反感的,中國老說說的好「男抖窮,女抖賤」,意思是不論男女,經常抖腿是一種不好的習慣。盡量克制和避免抖腿對於自身也是一種修養的體現。 不過,有時候適當的抖腿也是會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好處的,比如長期久坐於電腦前的辦公室一族,由於很少有機...

閱讀詳情 »

脊椎病到底是什麼病?為什麼有人說是頭疼、有人說是肩膀痛、有人說是腰疼、還有人說是腿疼……其實大家說的都對,因為,脊椎是脊柱的組成部分,而人體脊柱包括頸、胸、腰、骶(di)、尾部等多塊脊椎骨,所以,腰酸背痛腿抽筋都可能是脊椎病的症狀。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一下脊椎病。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