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這種智齒」不拔竟然會造成超嚴重的後果...沒拔的快看一下吧 !否則就後悔莫及了!

「這種智齒」不拔竟然會造成超嚴重的後果...沒拔的快看一下吧 !否則就後悔莫及了!

 

(翻攝自toments,下同)

「這種智齒」不拔竟然會造成超嚴重的後果...沒拔的快看一下吧 !否則就後悔莫及了!

智齒是指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4顆第三磨牙。因為這4顆第三磨牙正好在20歲左右時開始萌出,此時人的生理、心理發育接近成熟,於是被看作是“智慧到來”的象徵,故稱它為“智齒”——智慧之齒。

 

在臨床上看起來,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有智齒,所以可以自己照鏡子看看由中線算起的上下左右是不是都有第八顆牙?長的好不好?正不正?是不是常常會發炎疼 痛?而且算完之後,不管有沒有第八顆牙,在定期檢查時都應請牙醫師確認一下。如果是天生缺牙時倒還值得慶賀,因為一切沒事。如果不幸發生了長不出來的情 形,那隻好請牙醫師儘早將它拔除。因為長不出來的智齒位於口腔最後方不易清潔的位置,殘留的食物殘渣容易被細菌所利用來侵害人體。
 

智齒常常導致大問題

在平時,細菌造成的慢性感染會使牙齦發炎,容易流血,出現骨吸收、蛀牙及牙痛,最後因牙周病的牙齒鬆動或牙髓壞死而拔牙。這時隔壁有用的第二大臼齒往往 也會受到波及而造成不等程度的傷害,甚至拔牙,這也是最可惜的地方。在身體疲累虛弱或重病時,細菌引起的急性發炎反應更是厲害,輕者造成智齒周邊紅熱腫 脹,疼痛不堪,張口、吞咽、咀嚼困難及淋巴腺腫等等;重者引起大範圍感染,導致腫脹的蜂窩織炎,化膿性腫脹及發燒惡寒等全身性癥狀,如未予以適當處置(抗 生素及切開引流手術),甚至會有致命危險。

 

此外智齒若長不出來,殘餘的牙胚有可能會變性而形成口腔腫瘤。空間不足時其牙胚可能會吸收前方第二 大臼齒之牙根使其強度減低,影響其功能。異位或萌出不全的智齒亦往往會對正常咬合造成干擾,牽動下頜骨之肌肉必須常常做出異常收縮來避開此干擾,而使得肌 肉及關節容易有發炎疼痛之現象。
 

「這種智齒」不拔竟然會造成超嚴重的後果...沒拔的快看一下吧 !否則就後悔莫及了!

該拔別猶豫
雖說智齒長不出來有可能帶來以上之種種問題,但它最早通常都是以牙冠周圍發炎疼痛的癥狀被發現。此時不要害怕,應該痛下決心,聽從牙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忍痛刷牙,務必清潔乾淨以利復原。一旦牙冠周圍炎之癥狀解除,立刻安排拔牙,才可永除後患。

 

有些智齒拔除的難度很大。那些完全水平埋伏阻生的病例,還要黏膜切開,去骨,才能拔除。因術中損傷較大,術後的反應也可能比較劇烈,有可能導致面部的術後腫脹。所以術後要常規準備消炎藥,止痛藥。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就診。


什麼樣的智齒應該拔除?

有下列合併症的智齒應予拔除:

 

1.沒有咀嚼功能,而且經常咬破頰黏膜的頰向位阻生智齒,有可能成為導致頰黏膜破潰、感染、糜爛,甚至成為癌前病變的病灶牙,應早期拔除。

2.經常並發急、慢性冠周炎的低位垂直阻生智齒,已成影響身體健康的病灶牙,應予拔除。

3.近中傾斜阻生智齒,雖暫無癥狀,但該智齒的存在可造成第二磨牙的遠中鄰面牙頸部齲洞。為了保護有重要咀嚼功能的第二磨牙,主張早期拔除此類阻生智齒。

4.智齒牙位不正常,與鄰牙形成間隙者。

5.智齒牙位雖正常,但智齒牙冠有骨組織或牙齦瓣覆蓋,經常發生冠周軟組織發炎、腫脹、疼痛者

6.智齒已齲壞,或發生牙髓炎,又不便進行牙體牙髓治療者

7.因正畸需要,如預防後牙向前移動和防止前牙擁擠加重者,均可考慮拔除。

「這種智齒」不拔竟然會造成超嚴重的後果...沒拔的快看一下吧 !否則就後悔莫及了!

什麼樣的智齒應該保留?

①智齒的位置比較正,預計能正常萌出者。

②智齒冠周軟組織沒有發炎和疼痛史,智齒沒有齲壞者;但應經常檢查。

③有對牙合牙齒並有咬合關係者。

④通過齦瓣切除可消除盲袋者,或可利用它作為義齒(假牙)修復時擔當基牙的智齒,應考慮保留該智齒。

via-toments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商返台居家檢疫期間左眼突然看不見,送急診後確診罹患視網膜剝離,但因檢疫期未滿,被醫生要求完成檢疫再手術,讓台商一度擔心會失明,所幸經臺中慈濟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周兆峰直接收住專責病房,順利手術保住視力;周兆峰醫師指出,手術過程所有醫療人員皆穿全套防護衣,經一個多小時手術後...

閱讀詳情 »

影音中心/廖國安報導女性晚婚比例近年逐漸攀升,選擇凍卵延長生育能力的人也跟著增多,日前,擁有破百萬訂閱的馬來西亞網紅夫妻「Jeff & Inthira」公開做試管嬰兒的過程,期間,妻子Inthira照醫生指示,每天都要打2、3次排卵針,常常打到飆淚,痛喊想到要打針都怕,且每打完一個週期就要找醫生回診...

閱讀詳情 »

由台灣乳酸菌協會與馬來西亞乳酸菌協會共同合辦,「台灣-馬來西亞雙邊乳酸菌國際研討會暨2021台灣乳酸菌協會夏季研討會」,不畏疫情嚴峻以線上直播方式展開兩國乳酸菌於研究、教育及產業的對話。本次研討會吸引來自世界五大洲20國(台、美、日、印度、奈及利亞、義大利等),超過500位嘉賓共襄盛舉,跨越國界讓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三陰性乳癌有解嗎?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建廷表示,三陰性乳癌的治療上很有挑戰性,因為荷爾蒙受體及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為陰性,表示對抗荷爾蒙藥物、抗HER2的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彰,因此可選擇的治療武器不多,導致三陰性乳癌具有高復發及高轉移的風險。所幸隨藥物進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