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造口手術」恐懼不敢面對? 海線有專業護理師可供諮詢

「造口手術」恐懼不敢面對? 海線有專業護理師可供諮詢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飲食習慣改變,臨床上,罹患大腸直腸癌、膀胱癌的個案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為讓患者與家屬能獲得連續性與完善的照護,童綜合醫院派員黃慧婷護理師參加國際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證照訓練課程,並獲取國際專業照護知識與技能,也是海線地區目前有取得認證的傷造口及失禁護理師,可望能幫助更多造口患者維持最好的生活品質。

造口手術造成外觀改變 多數病患不願接受

過去在治療上,部分病患因病情需要,被告知需進行造口手術時,通常會產生恐懼,不僅擔心不會照護,也不願意外觀改變,甚至無法接受排泄物從腹部排出等情況,因而排斥造口手術。黃慧婷造口師表示,許多造口護理患者遇到困難時,都不知該向誰諮詢,因此這時就需要醫療團隊介入給予衛教與指導。

術前由造口護理師先評估 以不影響生活為原則

童綜合醫院於107年成立造口治療室,並持續由專業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提供服務,衛教服務量已達2000人次。黃慧婷造口師指出,在進行術前造口定位時,就會在醫師開人工肛門前,由造口護理師事先評估病人的站坐臥姿等生活習慣,以不影響生活為原則,在適合的開刀位置畫上記號,以方便醫師手術時參考,避免造成後續生活不便及耗材開銷。

妥善處理與照顧 造口患者仍可正常生活

其次,為減少患者因裝置造口袋時不敢隨意出門,現在也提供多樣性的造口用品,可依照患者體型與位置提供專屬的用品選擇,不僅更服貼身體,藉由衣服遮蔽後,也不容易被發現,較不影響日常生活。黃慧婷造口師強調,為讓造口患者維持最好的生活品質,造口病人自住院開始一直到出院後,也將持續接受後續追蹤,只要藉由妥善的處理與照顧,患者生活仍可與一般人無異。

【延伸閱讀】

開完刀也很美!癌症整型手術新概念 醫籲乳癌患者別怕

留意子宮頸癌5症狀! 化療併用標靶納保打破5年0存活

穩定控糖卻爆心肌梗塞 醫:未做共病管理恐致命

想要快速有腹肌 不用猛練怕受傷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您應積極控制血壓 導管治療可解套!

助聽損兒順利學習 選擇合適助聽輔具有技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78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有條件開放餐廳內用,許多業者與員工都引頸期盼,但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等,都不跟著中央步調走,各自強調轄區內仍不準內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中央提出指引,地方政府可按照各自狀況,判斷出最合適政策。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市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北報導】COVID-19疫情開始至今,新北動保處不僅協助確診者共居寵物安置事宜,也協助就醫,板橋1名新冠肺炎確診者陳小姐因共居老犬罹癌亟需就醫,來電求助表示家中高齡柯基犬仔仔,罹患鼻腔腫瘤,已是癌症後期,因無法出門就醫很心急,新北動保處隨即派員接送仔仔就醫,再安全送回,解決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輕症新冠肺炎患者頂多咳嗽、發燒,應該沒事,不過,台大醫院最新調查發現,約有3成輕、中度患者在短時內快速惡化,而血氧無預警降低為關鍵因素,嚴重者還可能因「隱形缺氧」而猝死。 台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表示,確診者肺部常會出現許多微小血栓,以致血氧濃度不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36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2例死亡。新增32例本土病例 疫情調查持續進行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2例本土病例(其中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7例男性、15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