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遇見德曼莎」破除失智迷思 南軟園區飄起失智者沖泡的咖啡香

「遇見德曼莎」破除失智迷思 南軟園區飄起失智者沖泡的咖啡香

▲(照/國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國民健康署今年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從今(24)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北南港區舉辦「遇見德曼莎」活動,現場除有失智者創作展之外,民眾還可以與失智者對打桌球,品嚐由失智者一手沖泡的「胖卡行動咖啡車」,活動希望打破民眾對失智症的迷思,一舉翻轉社會對失智者的刻板印象。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中央自2018年起就積極串連地方推廣失智友善社區,並結合許多民間單位,這一點從失智友善Logo的設計便能看出推動方向,即「發現他、尊重他然後瞭解他」,讓失智者知道我們會陪伴他們一起走過發病後的過程,更期待透過今年一系列活動將失智友善理念擴散至全台灣。

活動首日在南軟園區登場,一早就吸引不少家屬帶著長輩參與,展場最吸睛的就是由失智者擔任服務員的Young咖啡行動胖卡車,民眾可以看到失智者專心沖泡咖啡的神情,對失智者的印象煥然一新。

今年國際失智症月以「德曼莎計畫」為主軸,國健署組長羅素英指出,衛福部訂定「2025失智友善台灣777」的目標,即2025年失智家庭照顧者7成以上獲得支持和訓練、罹患失智症的人口7成以上獲得診斷及服務、全國民眾有7%以上對失智友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讓社區安全老化、健康老化,所以今年中央串聯全台各縣市針對失智據點、社區進行一系列優化。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甄瑞興說,台灣社會對失智症仍存有不少迷思,但透過中央與地方的串連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後,已大幅提升了民眾對於失智者的認知,用社會大眾的包容、接納和關懷讓失智者重新找回尊嚴。

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李碧慧指出,老年人口比例為18.7%,估計1至2年後將進一步提升至20%,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議題備受重視,但失智不能只靠中央推廣,所以北市府已設立「失智網絡小組」,對內建立跨局處網絡平台,對外透過社區、醫院及健康服務中心提供失智篩檢及確診服務,發展以個案為中心的多元照護模式,營造台北市失智友善環境。

照片來源:國健署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中秋烤肉暴肥?4大地雷 百頁豆腐、吐司「隱形炸彈」最害人

台灣思覺失調症患者回歸社會3成增至6成 擔任警察、老師不遜色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狐臭不是病,但臭起來要人命!隨著氣溫屢創新高,狐臭者不僅汗水直流,同時腋下「溼」態,讓「腋」味飄散。現已有FDA及台灣衛生福利部認證的非侵入性「清新微波熱能止汗療程」,讓患者不需再面對遺「汗」,盡情享受清新人生。 根據清新微波亞太區市場調查,台灣族群每10人就有4人有腋下汗水困擾,除了汗臭味外,頂...

閱讀詳情 »

便秘儼然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職業久坐、少運動、工作壓力、飲食偏差及三餐不定時等都可能是造成便秘的原因。長期便秘容易讓腸道吸收過多的毒素及過敏原,影響身體健康或引起過敏反應;食物滯留腸道時間太久也容易產生致癌物質,特別是燒烤、加工肉品滯留體內越久傷害越大,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提高,因此有便秘問題的人要積...

閱讀詳情 »

齒列不正、暴牙常造成外在不夠美觀,甚至可能連帶影響到牙齒上下咬合,引發顳顎關節不適或牙齒受損等健康問題,牙醫師表示,多數患者能透過齒顎矯正將牙齒歸位到正確位置,不僅能改變外貌,提升社交生活自信心,對於牙齒未來的健康維護也不容小覷。 大多數想要牙齒矯正的人,並不清楚自己適合哪種矯正方式,但不論是選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