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鏡面人」內臟左右顛倒 發生率大約是萬分之一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位80歲左右的阿嬤,因左上腹痛來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左上腹痛一般應是胃痛或大腸發炎,做了電腦斷層發現阿嬤是一個「鏡面人」,所謂「鏡面人」就是他的內臟等器官跟一般人的位置顛倒,經過一般外科古君平醫師診斷,阿嬤是急性膽囊炎。「鏡面人」左右顛倒的內臟是外科手術挑戰,古君平醫師首次遇到,一般膽囊手術需約半小時即可完成,這次手術花了一個半小時才完成,透過腹腔鏡微創手術,順利切除膽囊,術後兩天就順利出院。

「鏡面人」內臟左右顛倒 發生率大約是萬分之一
一般外科醫師古君平

古君平醫師表示,所謂的「鏡面人」包括腹腔、胸腔內器官的位置與一般人剛好相反,例如一般人心臟脾臟在左邊,肝臟位於右邊,鏡面人心臟脾臟在右邊,肝臟在左邊,就好像正常人的鏡中影像,故出現「鏡面人」的稱呼。這是一個罕見的遺傳病,發生率大約是萬分之一左右,不過內臟功能跟一般沒什麼差別,所以只要沒有生病沒做檢查,一般人不會知道自己的內臟跟別人的位置不一樣,這次阿嬤因為急性腹痛做電腦斷層,才發現他的內臟跟一般人相反。

「鏡面人」內臟左右顛倒 發生率大約是萬分之一
膽囊炎

因為鏡面人的特殊性,醫師診斷需特別小心,否則可能把病患左上腹痛當成是胃痛治療,實際上膽囊炎,發生誤診,尤其在施以手術時,與醫生的熟悉手勢有所不同而增加難度。膽囊切除是一個很常見的手術,膽囊功能儲存膽汁,膽汁是肝臟製造,所以膽囊切除之後,肝臟還是會正常分泌製造膽汁,因此,阿嬤切除膽囊,對她的生活並不會有太大影響。大部分的人可能在術後一個月左右會有容易拉肚子的情形,不過,等肝臟適應這種情況後,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

古君平醫師指出,膽囊結石或膽囊炎是一個膽囊結石的情況,,膽囊結石如果塞住,膽汁分泌不出來就會腹痛,膽結石最常出現在臨床上,有四個好發族群,我們稱之4F,第一個F(Female)女性,第二個F(Fat)肥胖的人,再來就是年紀Forty第三個F四十歲,最後一個F是多產婦(Fertile),因此,四十歲左右肥胖的多產婦女可能比較容易有膽結石。會建議有這樣風險的族群,少油膩少油炸,三餐盡量正常讓膽汁、膽囊順利工作,比較不會有膽汁淤積或膽結石的風險。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孕婦染疫演變成重症的風險高,但不少準媽媽們卻對打疫苗心驚驚,不知道打了疫苗會不會對自己或肚子裡的寶寶造成不良影響?台灣周產期醫學會解答,根據國外超過3萬例孕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經驗,在孕期任何階段打疫苗,並不會增加流產、胎兒畸形、早產、胎死腹中或其他妊娠併發症的風...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又有院區醫師染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3)日上午證實該院忠教院區有一名支援急診快篩業務的院內醫師,在院內例行針對高風險工作區域醫護人員進行快篩時發現確診,目前疫調初步認為是院外感染,緊急匡列密集接觸者採檢結果均為陰性。 事實上,早在院方證實之前,相關忠...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又有員工染疫卻沒公告?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今(3)日發出聲明,指控院方未如實公布有無院內感染,讓身在其中工作的醫護們根本無法知道哪些單位為高風險地點,而需要避免前往。台大醫院則澄清,相關人員都有被通知,也均有進行匡列隔離,同時皆依規定通,只是礙於法規,有些事情不便...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罹患失智症的黃媽媽,一直由二女兒美琪與外籍看護一同照顧,但最近病情惡化了。美琪帶著媽媽來接受失智評估,對臨床心理師訴說媽媽一些怪異舉動,例如懷疑有人闖進家裡偷錢(事實上是黃媽媽忘記將錢藏哪裡)、認為看護會下毒所以要求美琪煮飯、看到已經去世的親人並和他說話&hellip...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